2008年1月19日 星期六

比較臺、法的藝術節目

台灣的電視節目出了什麼問題?
有質感的製作在哪裡?
是因為經費的問題,
還是製作者的問題?

今天,我參加了一個由公共電視與法國在台協會所舉辦的座談會,內容是關於─藝術節目在電視台的生存與製作模式。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pts.org.tw/~web02/alain/index.html

在座談會當中,我們也看了一些法國的藝術介紹節目,其中最為知名的大概就是“d’Art d’Art”了。不過,看過法國節目的案例之後,再反過來看看台灣製作的電視節目,其實會有一種恨鐵不成剛的遺憾心境,遺憾的是─為什麼我們的節目不能更精緻更有水準一點,究竟是觀眾在決定節目形態,還是節目在教育觀眾呢?在法國,短短十分鐘的藝術節目,僅是用來填補空檔的時間,為的是留住收視率;可是在台灣,大多的電視台,是以廣告來塞時間,留住收視群,若是以藝術節目來填補空檔,可能收視率會跑掉吧! 其實,從這方面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民族文化的差異,然而這種差異也會影響電視台審核製作經費的考量。以現實面來看,法國導演Alain Jaubert的節目“調色盤”,光是製作費,一集就有10萬歐元,相當於新台幣400萬元。不過,我們也不能以這樣的金額來衡量,因為法國的物價指數比我們還要高很多。只是,台灣的節目有這樣的經費嗎?這是行政方面的問題。
接下來,是很殘酷的製作能力的問題。由於我本身是從事影片製作相關行業,所以明瞭器材設備的進步並不如歐美國家。但是,導演的構思、攝影師的眼光以及後製人員的功力,卻往往也是決定影片成敗的重要關鍵。我發現台灣大部份的紀錄片導演似乎無法跨越一個瓶頸─如何讓紀錄片超越原本的模式,變的更吸引人更漂亮,讓更多人能接受明瞭。在廣告片這方面,可是很現實的,做不好沒創意就沒有下一支了。我常常在看Discovery的影片,發現不論在色調的處理、景深的安排,都做了相當的工夫,即使是一支必須耗上一整天甚至一個月,才可以拍到3~5秒可用鏡頭的生態紀錄片。

在提問的當時,我也因為這樣的省思,而直接了當的說出我對“解放前衛”這支影片的看法,而紀錄片的導演就正好在台上,讓他當場尷尬了起來;不過,在看過導演黃明川的經歷之後,我必須要說:我絕對是就事論事;其實他有一部“袁廣鳴”的紀錄片,我很喜歡,因為整部片子,充斥了袁廣鳴近似思念與孤獨的味道,也完整的體現了他的作品風格。若以介紹袁廣鳴的角度來看,他讓我們更為貼近這個藝術家,也從他的影片中讓我們以袁廣鳴的背景來思考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手法。
其實,公共電視在國內所有電視台當中,質感可說是數一數二的好,尤其可以算是一股清流。其中,讓我最喜歡的,不外乎就是像觀點360這樣的節目,或是以往的文學大戲,再來就是國際換日線的外國影集,這中間不乏有許多有質感且細膩的節目、戲劇。但是,就我所知,金鐘獎戲劇導演曹瑞原,為了堅持拍出質感細膩的連續劇,不惜咂下個人的資本;在“孽子”這齣戲,就已經讓他賠錢了,接下來的“孤戀花”更使他傾家蕩產。如果說,公共電視可以為國內的節目收視品質出一點力的話,何不利用電視台的資源,好好的資助這些有潛力的影像工作者呢?我們需要這些人作為我們的標竿,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我們不想讓那些成天撒狗血衝收視率的戲劇,或是以喝尿的手法衝人氣的眾藝節目來充斥我們的視聽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