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白皮膚黑心肝


今天在上班前,看到一則新聞是關於「南非自由省大學的四名白人學生,將尿液撒在食物中,誘逼五名黑人校工飲食」的報導,令人既錯愕又心生厭惡。在報導中,學生特別在影片結尾聲明:「那是我們認為的種族融合」,來表達自身對校方「取消種族隔離」的不滿。更諷刺的是,這所大學就位於南非境內有司法首都之稱的布隆泉;為何在文明的區域,居然有白人如此不文明的舉動,著實令人不解。

其實,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的具體施行,起始於1913年原住民土地法。主要是依照膚色將人種分為四類: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與黑人。除了對其參政權實施區分外,還區隔了行動空間、工作機會、公共資源以及婚姻關係;與其說是為了避免種族的衝突,不如說是一種對有色人種的差別待遇。直到1991年,廢止了人口登記法、原住民土地法與集團地區法,才在法律上消除了種族隔離政策。但是儘管在律法上的限制解除了,但是在“人”的心理上,仍存有許多種族上的歧見;因此,種族上的衝突依舊不斷。而這次的事件,彷彿就像是在汨血傷口上補上了深刻一刀,加深了傷口的裂痕。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一個朋友曾說過的論述:「全球化所帶來的,究竟是國際經貿的復甦?還是只是另一件優越民族心態侵略異族的方式呢?」其實,在我仔細查閱所謂的“全球化”這個辭句的含意,許多學者寧可解讀為“國際化”,因為“國界”根本就沒有被消除過。然而,在反對者的立場來說:全球化只是帝國主義對其他弱勢國家實施經濟侵略的藉口。

那麼,我們現在用這種觀念來看南非這次的事件。這些白人學生,對非洲國家來說,他們應該是客人吧?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的肆無忌憚的欺壓主人呢?難道是因為早期非洲被歐洲列強瓜分的歷史,所以非洲人應該永遠處與弱勢,活該被欺壓嗎?還是這些年輕的學生依舊對自己的白色皮膚存有一種不可一世優越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有這種落伍的想法,真令人極為不解。許多國家在以開發蠻荒為由,進入非洲之時,他們究竟是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這些原住民的?蠻荒之地真的需要被開發嗎?是為當地人開發?還是為自己的利益開發?出發點究竟是什麼?今天的聯合報,為一幅照片下了這樣的標題:「白皮膚黑心肝」。究竟是內在心理來的重要?還是人的外在膚色勝過一切?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博愛座”的迷思

為什麼人怕老?為什麼人不服老?是擔心老來子孫不孝?還是無法捨棄過去年輕時的豐功偉業?或者是看到周邊的人,年老時的窘境?
昨天下午,結束了每週六固定光臨的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之行後,提著滿滿的收穫,準備搭捷運回家。好不容易三分鐘一班的捷運到站,叮咚叮咚,車門開了;就在我準備上車的同時,一個年約五十將近六十歲的老阿婆就冷不防的突然插隊上車,用敏捷而迅速的眼光搜尋四周環境之後,便以飛快的速度,一屁股坐上了位子。當時列車內的座位很多,博愛座也是空著的,我心想:若妳那麼需要位子,以妳的年紀也可以去坐博愛座,為何挑上一般的座位?說實在,空著的博愛座,要我們年輕人去坐也挺怪的。其實,在這件事當中,最令我心情極為不悅的,就是她插隊的行為。接著,當列車開到雙連站的時候,一件有辱國門的事發生了,一名年約四十將近五十歲的日本旅客,已經站定門口準備下車,正當車門打開,一名年約三十的台灣女性,並未遵循先v下後上的國際禮儀,就直接落落大方的走進車內,還撞到了日本旅客。當時,這日本旅客回頭看看她,便搖搖頭離開了。
台鐵的博愛座標誌

看到這樣的情形,我的心情不再因為剛才備插隊而忿忿不平了,我開始思考著一件事:「這些人的內心害怕的是什麼?進入車廂沒座位?還是不願認命,去坐上一如瘟疫般,大家都不願觸碰的博愛座?難道坐上博愛座,就會有人以異樣的眼光投射嗎?為何博愛座要特別以不同的顏色標明?什麼樣的人可以坐博愛座?老弱婦孺,要多老才算老?怎樣的人算弱?如果我是堂堂男子漢,可是不適合久站,那我算弱嗎?雙十年華的少女算婦嗎?孺的定義是什麼?若以上身分我都不是,只是提了一大堆東西,在搖搖晃晃的車廂中,站立很不方便,又沒有人可以幫我,那我有資格坐博愛座嗎?」在第一段當中提到的兩個例子,跟博愛座究竟有什麼關聯呢?容我說一個小故事再為各位整理我的看法吧!我家住在石牌,每天上班要座的那一班公車,就從榮總站出發,每每公車開到石牌時,不免公車上就坐了一堆老榮民;有一次,當我上了公車便發現一個奇景,公車上坐了滿滿的老榮民,唯獨博愛座是空著的;我的心裡面不免一陣牢騷,一般座位都給你們坐去了,難不成該坐博愛座的是我嗎?
公車的博愛座

從以上的三個故事來看,我大約整理出以下三項結論:
一、人怕老,老了行動力也差了,動作比別人慢,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若沒有座位,又被沒有公德心的年輕人冷眼相待;需要座位,卻拉不下臉來要求,心裡是很受傷的。
二、在年齡層提高的城市中,誰能把握自己可以擁有博愛座的正當性,五十歲嗎?六十歲?或者七十歲?或許七十歲的老翁一屁股坐下了,下一站上來了八十歲的老人,他該讓嗎?讓了之後他要坐哪呢?有人會讓位給他嗎?
三、不認老,歲月一閃即逝,就在不經意的時候,有個年輕人讓了座位給你,或許你還不認為自己可以被讓座呢!我不是站的好好的嗎?我可以自由隨意的走動,我不要被讓座啊!

在第一個跟第二個的故事中,人為什麼要插隊?為什麼不能遵循先上後下的禮儀呢?他們是不是怕沒位子坐?當我在外面走了一整天,連回家途中既遙遠又顛波的車程中,我還要忍受腳痠卻又沒座位的痛苦嗎?或許他們是這麼想的。而第三個故事中的老榮民,或許他們也面臨了我第二個或第三個結論。可是博愛座真的是只有老人的專利嗎?年輕人坐博愛座為什麼又會惹來異樣的眼光?讓他們看到博愛座就猶如遇見洪水猛獸一般,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寧可不去注視它,認為我不坐博愛座就沒有問題;甚至認為,坐了一般的座位,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不讓座。博愛座與一般座位顏色不同,是因為要讓大家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它嗎?

一般人在看博愛做大概會有三種看法:
一、只要是人,都可以坐。大不了,看見該讓座的人,我就讓位。
二、那是老弱婦孺的位子,我不能坐。我坐了,我就是其中一個身分。
三、管它三七二十一,我想坐就坐。讓不讓座,那是我的權利,座位本來就是給人坐的嘛!

你是哪一種呢?我想公認最糟糕的,大概就是第三種人吧!如果,我在這裡的言論,有對任何人不禮貌之處,就請各位大人饒恕小弟我的無知愚昧吧!不過,話說回來,在我去歐洲遊歷的經驗中,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上,我就不曾看過有用任何標誌或是顏色去區隔的座位,在公車上的人,若是看到有需要讓座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有人讓座,這似乎變成了一種生活的習慣,一種先進國家特有的禮儀觀念。反觀台灣,這些標示或者是顏色,反而成了大眾眼光的焦點,看起來不應該坐這個座位的人,坐下了,就會被大眾報以歧視或是鄙視的眼光;好一點的情況,就會有人報以同情的眼光,在心裡問道:你為什麼要坐這個位子?你的身體有什麼殘疾嗎?相對的,博愛座似乎就成了老人的拐杖或者輪椅了,令人帶在身上,就好像宣告自己的身體出了什麼毛病。我會這麼說,絕無半點污蔑之意;像我們家的老人,即使行動不便,寧可不出門,也不喜歡用拐杖或輪椅,因為這樣等於告訴周圍的人:我老了,我的身體出了問題!

反觀,為什麼人怕老?為什麼人不服老?是擔心老來子孫不孝?還是無法捨棄過去年輕時的豐功偉業?或者是看到周邊的人,年老時的窘境?人老的時候,手腳不聽使喚,需要有人隨侍在側;中風了,需要有人定時翻身,要有人把屎把尿;回想自個兒過去年輕時的馳騁風雲;如今,僅有的尊嚴都把持在一個陌生人的手上;不孝的兒女,只顧衝刺自己的事業,父母爹娘什麼的,全都狠心的拋在一邊;好一點的週末假日,或者三大節慶按時來看一下;壞一點的,終年不見人影;最壞的狀況是還未成親,所以身邊始終無伴,至今也無人可噓寒問暖。究竟“老”是什麼樣的情形,年輕獨身的我不敢想像,更無法想像。或許福利制度不斷的改進,但是專案服務人員的熱誠、社會大眾的惻隱之心,以及整個社會資源的整合,才是最重要的。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舞動白蛇傳

「白蛇傳」,是我自幼以來就百聽不厭的一段神話故事,無論是附有注音的幼兒版,成年後以描述西湖風光為主的文言版,乃至於刻化人性深處情感的論述版,皆有涉略。還記得小時後在聽母親講述這一段人蛇相戀的淒美愛情神話之時,我還曾想親臨雷峰塔,發揮男人既有的英雄本色,見義勇為,將白蛇親手救出呢?稚嫩的小小心靈哪裡知道這只是神話一則,天真的傻勁,讓我至今仍成為母親對朋友茶餘飯後的輕鬆話題呢!

但是,在看了蔣勳的「舞動白蛇傳之後」,我對它有了新的看法。「白蛇傳」是千年傳世的藍本,是經過多年文化與人文的變遷,讓我們看見人性歷史的創作題材。在蔣勳的筆下,了解到白蛇傳在不同媒材的編撰下,形成了不同的論述題材,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在人性上的衍生,今天我就以蔣勳這本「舞動白蛇傳」加上個人解讀的延伸,來敘述我對其中角色之於人性刻劃的看法。


在白蛇傳當中,最被人廣為流傳的角色,無非就是白素貞、小青、許仙與法海這四個性格分明的角色。若要仔細推敲,這四個角色其實就是在一個人身上的四種性格,而這四種性格其實是每個人都有的。白素貞代表的是忠貞,對愛情的忠貞,對喜愛的事物的忠貞,這種忠貞是可以義無反顧,值得自己像個拼命三郎一般去守護的。小青其實就是白素貞,白素貞就是小青,同樣是敢愛敢恨,性格鮮明,只是因為心境年齡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當我們的年齡越長,相對在處理事情的手法與成熟度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也可以說小青就是年輕時期的白素貞。而許仙代表的是人性怯弱的一面,面對未知的未來躊躇不前,或是寧可退避三舍,或者說寧可只看事物的表象,一旦發現血淋淋的真面目之時,內心常會驚異不已,久久無法面對現實的殘酷。如果說白素貞象徵許仙的慾望,小青則象徵了縱慾過度所帶來的反效果。就像有人喜歡LV包包,但若喜愛過度,收集成痴,就變成了敗家,隨之而來的就是散盡家財,這時我們就會在心中形成一把度量的尺,到底是要或不要,不停的在尺的兩端來會踱步思忖,而這把尺就是法海。所以為什麼人們不喜歡法海,因為法海的出現,在我們的心中形成了一把戒尺,不盡情理的告訴我們該適可而止了,但當下的我們還捨不得停呢!


其實,中國的古典文學真的是很奇妙的事物。在初略聽聞之下,精采之處往往令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但若仔細探究,還可以發現其中深層的人性解讀,而且還是縱橫商場,無往不利的葵花寶典,令人不得不對老祖宗故事鋪陳與人物安排的智慧拍案叫絕。這也是許多武俠小說為什麼總是令人津津樂道,為何至今在閱讀排行榜上仍是居高不下,而且老少咸宜的主要原因了。不管是前陣子探討的西遊記,還是我現在看的白蛇傳,似乎這些故事還沒有終止的一天。因為,只要時間繼續往前走,我們永遠會看到這些小說裡刻化的人物,出現在你我身邊,他們不是古卷裡的妖精,而是人性裡永遠不會進化的那一部分。至少過了一萬年還是如此!

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一場大火背後的故事

台灣之光不是我們用嘴上的兩片肉與口水培育出來的,而是憑藉他們不懈的毅力,與國際的掌聲而產生的。
今天下班回家,在跟母親討輪時事的時候,談論到雲門舞集在八里排練場的一場無情火,毀了林懷民的心血一事。再深入討論的時候,才知道這個號稱雲門舞集創意發想的夢工廠,竟然只是鐵皮屋一座,而內部設施更是簡陋不堪;再從網路新聞得知,今年雲門舞集在國家輔助的預算上,已經縮減了兩百五十萬,而這場大火,想必讓他們今年得咬緊牙關撐著過了。說到這裡,不免感嘆台灣的藝文界為何這麼苦命呢?

我們都知道,雲門舞集在林懷民先生多年的苦心經營下,至今,不論是在台灣藝文界,還是在國際上,已是數一數二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也曾多次代表台灣到世界各地與國外的舞團交流切磋。可是看看我們這個長袖善舞的中央政府,在人家風光的時候可以面不改色,自傲的說:這是我們的“台灣”之光;可事實上,我們也發現中央政府真正在對待這群藝術人,是多麼的不負責任;就像一個對自己孩子的死活不聞不問,卻常伸手向孩子要錢的母親,當自己的孩子有成就的時候,居然為了沾光而大言不慚的說自己當初為了這孩子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其實,台灣之光多的是,不論是體育界、高科技產業還是藝文界。但每當有人高喊著他們是台灣之光的同時,我卻感到丟臉,甚至抬不起頭。因為我認為他們是台灣之恥,我不是為他們感到可恥,而是為台灣感到可恥。因為在他們努力不懈,為自己人生的出口打拼奮鬥,奔走流汗的同時,我們的政府並沒有全力資助他們,媒體也沒有在他們辛苦難過的時候,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卻在他們失敗的時候給予嘲笑與責備的口水,我們總是在做錦上添花與落井下石的事。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王建民不回來台灣打棒球?為什麼身在大陸北京微軟智庫工作的台灣主管不回來竹科上班?那麼我們不彷問問自己,為什麼台灣的旭光要在過年前無預警的倒閉關廠?為什麼我們的商人寧可前往大陸發展?如果台灣之光始終沒有走出去過,他們還是台灣之光嗎?

過去,我曾經問起藝文界朋友的薪資待遇與工作情形;然而,最終的答案卻令人不敢領教。看看近年來台灣蓬勃發展的藝文活動,再看看這群人不平的遭遇。不論是媒體,還是中央政府,是否可以請你們回過頭來看看,當我們在大言不慚的歌誦這些台灣之光的同時,想想我們究竟為他們付出了多少?台灣之光不是我們用嘴上的兩片肉與口水培育出來的,而是憑藉他們不懈的毅力,與國際的掌聲而產生的。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過年期間的新聞

看著大火吞噬韓國首爾南天門的我,因為古老的瓦礫隨著大火的侵蝕,不斷地剝落,心情也像是片片瓦礫般,隨之下沈。
今年的年節,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很不安穩。姑且不談政治經濟,讓我們看看今天的新聞。
藝文方面,在韓國,想必有看新聞的都知道,二月十一日,南韓首爾的古蹟「南大門」由於疑似遭人縱火,現已幾乎全毀了。在看這則新聞的時候,我看見受訪的韓國人,無不哽咽難言,眼角中泛著淚光,訴說著心中的不捨,難掩失望之情;就連看著新聞畫面的我,因為古老的瓦礫隨著大火的侵蝕,不斷地剝落,心情也像是片片瓦礫般,隨之下沈。回想去年底,咱們的「大中至正」被取下,換上什麼「民主廣場」的鬼東西,裡頭的蔣公銅像正被隨風飄搖,因而打結凌亂的風箏,遮去了視線。那種相同的錐心至痛,就好像看見伴隨著自己成長的玩伴離開了身旁,彷彿心頭的肉給人割去了一般。大火的影像已經漫燒了一整天,除了南大門的崩塌,不知後續情況如何?但是在我的眼中,韓國是一個民族意識強烈、家庭道德觀念極重的國家,相信他們是不會平白的讓這南大門就此消失的。
第二則,與藝文相關也帶點歷史反思的新聞就是,二月五日,墾丁南灣,曾為藝人的洪其德,由於深夜酒駕,撞死了五十多歲的洗碗婦人。據了解,當時洪姓駕駛的酒測值,竟然高達1.28;而這名五十多歲的婦人,每月一萬多的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收到消息的當下,我不禁自問,之前林曉培不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嗎?不只是她,每每播出的酒駕肇事新聞都不能給人警惕呢?我們到底還要為這樣的事件,死了多少無辜的人,才甘願呢?究竟那些貪杯又愛逞強的人,是不長眼呢?還是心盲了?今天就算你有多大的成就,就算賠掉了你的後半輩子來為這件事負責,能彌補一時心盲所犯的過錯嗎?政府不斷的在宣導酒後不開車與道德駕駛,效用何在?在這裡,我不想謾罵,也不想追究是政令宣導不足還是個人過失,只想請大家回顧與反思,重拾記憶中的傷痛,避免再犯。
第三則,就是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藝人陳冠希曝光的私密照。其實,有些人也會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把自己的裸照曝光,這其中的差異,僅在於有意無意、是否需要接受法律刑責以及聲名大躁的名人與沒沒無聞的市井小民之間的差距。在螢光幕前的人,由於他的行為都會被鎂光燈放大來看,所以在行動之前都必須三思而後行。然而媒體對於這些明星的追打,不免令人唏噓;在過去,媒體將這些明星吹捧的如神明一般,似乎明星不用洗澡、不用吃飯沒有民生問題的困擾;如今,如打落水狗一般的下井落石,不考慮當事人的心情感受,還要以聖人般行事風格的高道德水準,評定人家的處事態度。或許要當個名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在面對這些名人的時候,是否也該轉換一下心態,他們跟我們一樣是人,打從娘胎出生,赤條條的不帶一絲牽掛之時,他們有的,我們也有,我們沒有的,他們更不可能有。而今,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光環,是因為我們所不曾經歷的甘苦所換取的;就像是星光幫,當這些人站在舞臺上,僅僅想實現愛唱歌的夢想當下,他們背負著的是多少人眼光下的壓力。說真的,當他們退下一身虛假的華服之後,跟赤身裸體的我們是一樣的;當我們在路上遇到藝人的時候,別在背後指指點點了,在正面給點有意義的評價吧!
第四則,就是過年前在大陸的一波暴風雪,這波暴風雪不僅吹亂了大陸多個省分的生活作息,還阻斷了在外地工作的遊子的歸相之路。相應於台灣合歡山降雪的氛圍,彷如地域與天堂般的天壤之別,或許我們不能理解為何大家要搶在同一個時間,還要適應一路上的顛頗與不便;但是看到某些人回鄉必須歷經四十八小時的車程,除了幅員廣大的地貌外,就是貧富不均與各城市間發展的差異了。在過去,台胞返鄉或許給好些地區的居民提升的些許的生活品質,人們自傲的展現了家中由台灣親戚帶去的電視、風扇以及民生用品,就連如雲般柔軟的舒潔衛生紙,在當地也是少之又少。但是現今,除了台商,還有歐美資產的流通,大陸一些對外的城市開始發展,但內地的生活水平與工商發展速度卻不如港口城市來的快速,導致內地的青年,必須背井離鄉,到北京、上海、深圳、廈門一帶工作,有朝一日衣錦返鄉之時,就形成了現在這副局面。或許你會說,這是因為人文素養不足的結果。這麼說也沒錯,可是台灣在早年的時候不也是如此嗎?甚至現在的台灣,光是台北市跟台北縣就是一個衝突的對比不是嗎?只是這次的暴風雪事件,我們不能在單以小社會的形態去看待了,而要稱之為一個小國際。仔細看看,內地城市與港口城市的發展,不就像是非洲與歐美先進國家的差距嗎?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多少人還在為自己與家人的生活打拼,有些人生活不盡如意,但是樂天知命,懂得應付生活的逆境。但是也有人,擁有了全世界,卻還不知足,不但將自身放浪行骸,還將自己的不如意加諸在他人身上,破壞了原有的和諧。天平的兩端不再平衡,世界開始亂了,亂的不是聖嬰現象,真正亂的是人心。是不是每個人的心,回到自己該有的位置上,學習滿足、學習只看當下不看過往,天平才會恢復原有的平衡呢?

2008年2月9日 星期六

生存的浪漫與渴望─吉普賽的智慧

沙漠中沈睡的吉普賽人 法國畫家 Henri Rousseau 於 1897 年作品

在一般人的眼裡,吉普賽人不過就是在歐洲街頭行乞、拿著水晶球算命的女巫師,不然就是浪跡天涯的馬戲團戲子;稍有一點文化知識為背景的,甚至會認為這群浪跡天涯的遊牧民族是浪漫而樂天知命的。的確,從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我們看見吉普賽女郎艾斯梅拉達,她的舉手投足間,乃至一頻一笑,皆牢牢的蠱惑著觀眾的視覺。再一則例子,美國影集奇幻嘉年華,劇中的馬戲般的戲子們,使盡渾身解數,在動盪不安的年代中,不停的流浪,一站又一站,無不是為了尋找生存的出口。


但是,在「生存的渴望與浪漫─吉普賽的智慧」一書中我們看得更透徹了,我認為吉普賽人是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族群,雖然他們世世代代不斷地遷徙漂流,沒有自己的土地,但是卻極富生意頭腦,這部份從一四一六年,這群人開始帶著羅馬教皇的諭令,行走全世界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知道如何為自己的身世,締造一個傳奇,利用這個故事行走天涯,無往不利。此外,這群人懂得如何運用權力,與制約權利的獨裁,他們打破了傳統的寓言:權力使人糜爛。這群無政府的族群,卻擁有相當的自治能力,不但懂得民主的真諦,更懂得如何建立組織。在事業上,他們更懂得洞察先機,知道如何為自己累進更大的財富。他們生活的浪漫與傳奇,像是以水晶球替人占卜,是因為他們洞悉人性;傳奇般的狩獵方式,是因為他們鎮日與大自然為伍,了解動物的習性。中國古老的紫微斗術與太極不也是如此嗎?是我們離大自然太遠了,所以無法看穿這些神奇的伎倆。
一般人看吉普賽人的行業,總會認為他們低濺,或是說他們只會利用人性的弱點偷拐搶騙。我想或許這跟過去一位匈牙利國王允許他們以行搶、偷竊維生的赦令有關。或許是古老刻板的既定印象,也有可能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或許是文明人無法苟同他們的生活方式,又或許是作者的美好想像。


我周遭的朋友們喜歡波西米亞式生活的浪漫,喜歡亞麻的純樸;以前我始終不懂何謂波西米亞式的風情,這名詞對我而言是抽象而不可解的,無法想像,更無法意會,就連在百老匯歌舞劇中上演的「Rent」也無法為我解釋何謂波西米亞。現在看了這本書,我大約可以理解,我朋友口中的波西米亞是亞麻布所編織出來的形象;而「Rent」所展現的是無拘無束盡情揮灑的自由快感。然而,我看見的波西米亞是吉普賽的生存智慧、男女平權,以及為了生活而不畫地自限。

2008年2月7日 星期四

薩拉馬戈之盲目


一個眼盲的人,真的是茫嗎?除了視力以外,他還可以利用自身的觸覺、嗅覺、味覺以及聽覺來感受周遭環境,再轉換成自己所能理解的色彩、映象或是心情,回應他所處的世界。假若是心盲呢?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甚至聽覺一切正常,但是拒絕以各種方式接受來自外界的訊息,選擇封閉自我,我想即使還有謀生能力,這人不僅是徹徹底底的茫了,而且還是死了的。

一群平凡的人類,無預警的瞬間失明,「盲」像是瘟疫般的擴散城市的各個角落,無知的正常人,以超乎常人的反應速度,將這些盲人集中管理,避免疫情的擴散。這些盲人之中,只有一個人還看得見,醫生娘。她整天面對的不只是一群亂無章法的群眾,還得提心弔膽,深怕自己哪一天也成了瞎子。在這一整個大事件中,不只是一群盲人,就連正常人也「茫」了,他們真的相信「盲」會傳染,卻不知自己患了更嚴重的絕症「茫」;而盲人之中,更有人同時患了罪該萬死的「盲」與「茫」,在自己「盲」的同時,還妄想以「茫」來掌控大權,成為「盲」的首領。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一個現象,更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它把我們的價值觀,轉換成書裡面的正常人與盲人(二分法,不是好就是壞),而盲人的集中營裡,更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有人因為害怕,而選擇不動,唯有民生問題必須解決的當下,才拖著怯弱的步伐緩緩前進;更有人了解,當下惟有互助才有生存的空間;更有人,徹頭徹尾的就不信任周遭的朋友,即使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而看守所內擔心疫情傳染而全副武裝的兵士與被監禁、手無寸鐵且害怕被屠殺的盲人之間,相互防禦與不信任的關係更是有趣,就好像害怕蟑螂會傳染疾病而拿著拖鞋防禦的人與覓食的蟑螂害怕人類的撲殺是一樣的道理。更令人發噱的是,盲人之中竟然也有盲流氓,居然幹起將免費的伙食集中在自己的地方,要吃飯的必須以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換取的勾當,甚而姦淫同處於集中營裡的女性同胞。
在薩拉馬戈的「盲目」這本小說,我看到了一個寓言的世界;這個寓言,遠遠超越我過去所接觸過的寓言故事。作者似乎有意將這個寓言推向極致,造成人類的恐慌與世界的毀滅,最終經過上帝的仁心巧手,降下甘霖,重新創造出一個烏托邦,以淨化現代人眼前的盲點。究竟是盲人的「盲」可怕?還是一般人的「茫」比較嚴重?依我看,一般人的「茫」固然可怕,但是「盲」上加「茫」是最駭人不過了!

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年終大掃除

年終大掃除,

掃去的是浪費了的實體空間

以及我的壞心情~


   「你是誰?」
「我是xxx曾經送給你的禮物。」
「我已經跟他分手了,留著你也沒用,丟了吧!」
「別啊!主人,看看我美麗的外貌跟實用的功能,您就…」
「好吧!看在你還有用處的份上就留著你吧!」
「你又是誰?」
「我是你前年從xxx帶回來的紀念品啊!」
「嗯!我看看,既不美觀又沒實用價值,真後悔當初沒丟了你,你走吧!」
「啊~不要啊!」聲音漸行漸遠
「那你是~」
「我是你跟xxx共有的回憶啊!」
「那~我寧可把你丟了!」
「唉!再見了!」
「ㄟ~這是我的參考資料嘛!可惜已經退流行了,棄之可惜、留之無味~
拿來包垃圾吧!」
「這應該是不好的下場中最好的吧!」


今天是除夕,也是我們家大掃除的最後一天;看著多年來沒整理的自己的房間,過去因為婦人之仁留下來佔空間的廢物,是該好好清出一些空間了。我決定採二分法,要或不要、有用或沒用、好的回憶還是不好的回憶。很快的,不到四個鐘頭的時間,我的房間整理完了,也空出更大的空間。

整理房間不只為了整理出更多有用的空間,還整理了我的思緒;情人無用的就該丟,還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出點力的,就讓它當我的幫手;看了就討厭的回憶,該丟;可以讓自己保有愉悅心情的,該留;結束了四個鐘頭的抉擇時間,不僅房間清亮了許多,就連許久未曾明朗的思緒,也撥雲見日,放晴了。

年終掃除,掃去的是浪費了的實體空間跟我的壞心情~

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新年新希望-愛的告白

貪得無厭的男人
寫出來得懺悔信不能看
但是轉化一下
你有看懂其中深藏的意含嗎?
其實這是你我共同的願望喔~


親愛的老婆大人,
請原諒我過去一年來對妳的輕忽與怠慢,
由於妳的大恩大德,允許我一周只花五天的時間在妳的身上下工夫,
其餘的週末時間,讓我恣意的在外頭與我那兩個小老婆溫存,
而你依舊悉心照料我這沒用的男人生活所需的一切……

二奶,年輕有朝氣,跟她相處讓我感受到一股自由與放縱的氣息,
三奶,多變而見識廣博,跟她在一起讓我發現我的渺小與不足,
她倆身上獨有的氣味,令我在妳身旁時仍醉生夢死、心不在焉,
但我仍然知道,如果不是妳的後援,她們也終將化為泡影……

這一年來您的成長突飛猛進,變化多端,令我始終望塵莫及,
一剎那的時間,你便消逝無蹤,
能跟上妳的後腳跟,已是我莫大的榮幸,
如今,你已離我如此遙遠,
就連來去無蹤的風都無法算計我們之間的距離……

親愛的老婆大人,
我不求你回過頭來看我一眼,
也不求你停下腳步等我跟進,
更不敢奢求妳回到我的身邊,
我只希望哪一天,我的成長能讓我邁開步伐,
向妳的身邊飛奔而去……

屆時,還請您原諒不知天高地厚的我,
身邊帶著年輕活潑的二奶與見多事廣的三奶,
但願,四人同住一個屋簷下,
從此和樂融融……

妳那無知,貪心卻又一事無成的老公

西遊記 X 林奕華


從農民曆來看,這一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首這一年我的成長,看上去好像是進步了,實則原地踏步。成長的是我的生活方式,讓我擺脫以往喜愛熱鬧,需要人陪伴的渴望;原地踏步的是思惟模式,心中有許多想法,卻無法整理出一個有意義的角度,讓我可以放手去創作。可是思惟模式,這麼一個抽象的名詞,想抓住它其中具體的含意是多麼的不容易;若要從過去這一年來的生活方式去聯想,挑出它之於思惟模式的連結,恐怕也要花上好一段時間去整理。試試看!利用年假這段時間去思索好了!今天去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圖書館,調閱了林奕華導演過去在兩廳院所演出的「西遊記」。這次我就以探索創作者的思惟,結合這部作品,寫下這次觀賞戲劇,所帶給我的想法與衝擊。
在林奕華導演的「西遊記」當中主要分為四幕,藉由古典西遊記中的四個主要角色,串起戲劇中要提到的人生四大課題,像是:誰都愛豬八戒、誰都討厭孫悟空、誰都恨唐三藏以及任誰都不會注意到沙悟淨。原以為這齣戲就是一個遊記,時空設定為現代,眾小妖們為了吃唐僧的肉,增加百年修行才可換來的功力,而變幻出時尚的現代機場,開了一間可以規劃前往西域取經的旅行社,還創造了白馬航空班機取代唐三藏的座騎;誰知道,唐三藏竟然取消了行程,遊記的形式不成立了,大家也吃不到唐僧肉;就在眾小妖無聊之際,以嬉鬧的遊戲方式大鬧人間,意外的帶出了現代人的價值觀。
在四個階段當中,我想最後一個部份「任誰都不會注意到沙悟淨」,大家應該是沒有異議的,因為在傳統的西遊記當中,沙悟淨的角色本來就不如孫悟空跟豬八戒來的鮮明;倒數第二個「誰都恨唐三藏」,也勉強接受,因為唐三藏真的很會說教,每次唸走了孫悟空,使大家又落入了妖怪的圈套,而必須請回孫悟空來救他們;到了前兩個,爭議可就大了,豬八戒好吃懶做又近美色,每次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為什麼大家都愛他呢?至於孫悟空,上天下地無所不能,每次唐三藏一行人陷入了困境,都是他出面解決的,他是大家的英雄ㄟ,為什麼大家都討厭他呢?其實在觀看戲劇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四個角色分別代表的就是安逸、虛榮、愛情與選擇。為什麼唐三藏會跟愛情上關係呢?我不想說,因為我要大家都去看這齣戲。
其實,不看戲也無所謂,因為在許多研究西遊記的書籍中,就曾經探討過這些角色所被賦予的意義。但是,真正值得從這齣戲探討的是,導演究竟有什麼樣的能耐,把這本古典文學搬到以現代社會為場景的大舞台,擺脫原本故事的槽咎,加入了現今流行話題的元素,來探討現代人生活中的四大課題。是導演的思惟?編劇的巧思?眾演員自由發揮的表演型態?還是每日24小時播送的新聞的催眠呢?這組團隊又是以什麼樣合作的模式而摩擦出令人經驗的火花呢?或者就把以上這些問號一股腦的,全推給一群愛作怪的小妖精,胡鬧之下所產生的謬思呢?
在探索的過程中,讓我想起以前在上剪接課的時候,PPAPER的創辦人包益民老師,曾經在創作發想的課程中給我們的訓練:試著將你看到的十個元素,重新排列組合,變成一個故事,故事說得越詳細,你的創作雛形就會越完整。觀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這是一門在國外設計學院才有的課題之一,欲知詳細情形~帶些有用的知識跟我交換吧!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神與人的十六神話


窗外正下著綿綿細雨,刮著颼颼冷風,今年過年前夕真的不適合玩樂,想出門走走都覺得意興闌珊,索性在家裡看點書吧!順便補補之前書唸不足的不快。今天我看了一本名為「神與人的16神話」,生動的插畫與斗大的字體,頁數不多,非常適合親子共同細細品味。
這本「神與人的16神話」,主要編載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傳統與神話,其中也留下不少讓我反思的空間,暫且就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印度的濕婆神

我個人認為,如果西方世界的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聖經,是信徒們行事的準則;那麼,從中國古老的傳統看來,似乎就應該以四書五經來比擬;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與其說是神話還不如說是寓言故事來的恰當!不過這些寓言故事,除了反應現實生活人們常犯的錯誤以外,還讓我認識了不同的風俗民情,以及相似的圖像特徵卻不同的象徵意義。像是頭頂上的第三隻眼,在中國神話中,是二郎神楊戩的代表,它可以上看天庭,下探地獄,還可以看透古往今來;但是在印度神話當中,卻代表濕婆神毀滅性格的武器,這武器在他憤怒的時候會射出火焰,這火焰還燒了他孩子的頭顱,為了彌補這離譜的過失,他取來了只有單邊牙的大象首級接在他兒子的脖子上,從此成了象神。不同的文化,創造出對相同形象不同的解讀,一來令人感到有趣至極,二來也令我想深入一探究竟,這下子可以研究的議題也就越來越多了,像是為什麼第三隻眼到了印度就變成了武器?為什麼在印度,老鼠可以是大象的座騎?天啊!我看要參考的書籍已經像山一樣的高了,唉~書,是越看越覺得不足,永遠也沒有終止的一天啊!我想哪一天真要唸了研究所,這也可真的成了我的論文題目了。
在印度亦名為大肚神的象神,右下方的老鼠是他的坐騎

至於故事的內容,希臘神話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那麼北歐神話可就有趣多了,你們知道為什麼海水一年會漲潮退潮兩次?與天神賽跑贏了的大力士是什麼的化身?可以將雷神一手板倒的瘦弱老太婆又是誰的化身?如果有一隻連大力士使出吃奶的力氣都無法抱起的肥貓又代表什麼呢?不同國度的神話,有其獨特的民族氣息,不論是希臘神話,北歐神話還是愛爾蘭神話,都充斥著各民族原始的喜好與生活方式。以上是我點出這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是他們之所以引人入勝之處。下學期我們即將造訪北歐,歡迎各位同學利用過年時間好好的預習一遍喔!

北歐的眾神是會老死的,由豐收女神伊登(Ieunn)負責看管
能使眾神長生不死的魔法蘋果。Image by J. Penrose, 1890.

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高第與達利

記得我還小的時候,大約是幼稚園吧!當時還住在舊式的公寓,就是那種玄關門不在陽台,而是在客廳裡;後方的陽台,還有一個可以把垃圾直接丟到一樓的垃圾孔蓋。光是這個垃圾孔蓋,就曾多次吸引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但每次當我靠近的時候,家人總是帶著小心翼翼的口吻,告訴我:「不要看喔!小心巫婆會從裡面爬出來喔!」令我巴掌大的小小的心靈總是戒慎恐懼,深怕哪一天妖魔的世界即將降臨。

終於有一天,年幼無知的我總算是鼓起了勇氣,趁著四下無人之時,悄悄的走近那垃圾孔蓋,並以迅雷不即掩耳的速度打開了它,再用我吃奶的力氣跑到陽台的另一端,觀察後勢發展......什麼嘛!黑漆麻烏的,什麼都看不見,失望之餘,我便躡手躡腳地關上了令我期待已久卻也讓我失魂落魄的......垃圾孔蓋。

你們大概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吧!嘿嘿......並沒有~當時想像力豐富的我就認為,大概那巫婆已經用我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像煙一樣的飛了出來。所以,這一段探索的經歷,到當天晚上睡覺前,我家人都還不知道,我想我應該隱藏的很好吧!不過到了當晚夜深人靜之時,膽小的我也因為這段經歷而哭得全家人莫名其妙的。

正當我即將進入夢鄉之際,我看看身旁已然熟睡的媽媽,想說:天氣這麼冷了,你怎麼還全身光溜溜的不蓋被呢?正起身準備蓋被之時,卻發現自己的母親全身卻變成一雙又一雙的襪子所拼湊出的黑色形體,而巫婆正騎著竹藤編織而成的掃帚再房間上方不停的奸笑盤旋。夢,進行到這裡,我也醒了,正當我走到客廳喘口氣,又發現巫婆的頭,正在那垃圾孔蓋裡頭對著我笑呢!正當我拔腿要跑的時候,我才發現,家人已經被我那,天塌下來般的哭聲給驚醒,圍坐在身旁看著我。當然,我白天所作的好事,也不得不一五一十的從我口中娓娓道來。

在達利作品中常會出現的鏤空、形體變易以及拐杖。

以上說了這麼多,到底跟高第與達利有何關連啊!其實,過去在看達利的畫作以及超現實主義的作品的時候,總會有難以理解或是精神壓力很大的感覺;但是,自從看了「當畫家碰到建築師—高第與達利」這本書,接觸到更多達利的作品與高第建築更細微的部份,除了了解他們的共同之處以外;我發現,達利或是超現實主義的作品,畫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夢境」;像看似物件的碎片卻也是一個個單獨的物件所組成的,以及像萬花筒一般零散卻規則變化的排列組合,甚至是詭譎多變的空間透視感。當我們用回憶夢境的這種方式來看超現實主義作品的時候,便不覺得他們難懂了,反而像是人生中所共同擁有的境遇。你們是否曾經做過一些不可理解的夢,現在好好的回憶你所曾經擁有的夢境,把他們圖像化,試著將每一個場景的元素放在超現實主義的作品當中,你會發現,根本不需費神去理解,你已經懂得這樣的義含了,只是這感覺妙不可言罷了~

至於高第的部份呢?嘿嘿!還是請各位自己去看書吧!不過上面的圖,倒是給了很多提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