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的設計是什麼?是Ikea?還是Nokia?什麼樣的款式才算是北歐獨有的風格呢?不論是北歐極簡還是低調奢華,其實都可以算是北歐設計的延伸。那麼形式呢?是像個廉價的夾板棺材嗎?請原諒我的嘴巴這麼壞,因為一提到北歐時尚,有許多人都搞不清楚,甚至有些建設公司僅是端出簡單的方形建築,就告訴消費者說:這是最新流行北歐風格的建築格局,卻忘記了「設計」本身原有的精神與質感。那究竟什麼是北歐風格裡該有的元素呢?
最近在看「設計 讓世界看見芬蘭」,書上的封面一開始就提到:芬蘭設計是北歐設計中最為極簡、最具詩意的設計。芬蘭建築師兼地景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在推薦序中也提到:如果想看芬蘭一系列的設計,就得走入森林裡。可見,芬蘭的設計是生活化且趨近自然的。
Marco Casagrande的地景作品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大致上將芬蘭的設計歸類出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部分。
「食」─運用季節性的食材與巧思的智慧


「衣」─善用老祖母的衣櫃,穿出個人的品味與質感


「住」─從平凡中偶遇巧思的趣味
話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民生物資缺乏,芬蘭的設計產業就是從此時開始起步。當時的首要設計理念,就是在一個人人都負擔得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做出一物多用的設計。起初,設計只是在保暖衣物或是存放食物的瓶罐,甚至是釣魚的工具,漸漸的拓展到傢具設計。如今,簡約而注重收納的小餐桌設計,漸漸演變為符合人體工學的流線造型,甚至有新銳的設計師,開始發揮巧思,在茶杯杯緣故意印上逼真的口紅印,觀察使用者的心態。傢具的設計開始活潑化了...

芬蘭生活攝影展中,國民家庭必備的“桑拿”,又稱“芬蘭浴”

Ilkka Suppanen為Snowcrash設計的HiWave Light,2002

亞祖貝童,從空中看地球,芬蘭為因應嚴寒氣候所設計的溫室
「行」─養生好觀念,就從北歐健走開始
在冰雪寒冬中,如何走的方便?原本只是讓民眾在雪地中方便行走的健走杖,原型是從訓練滑雪選手姿勢的練習桿。久而久之,芬蘭人發現它的好處不只是便於在雪地中行動,即使在無雪的路面上,不僅可以改善走路的姿勢,還可以提高卡路里的消耗,並減少肩頸的負荷。漸漸的,Nordic Walking風行全世界。

北歐健走,幾乎成了芬蘭的國民運動之一
「育」─隨處可見的設計教育,從小作起
.jpg)
Edgar Degas’s “Danseuses bleues”

Julia Vuori跳芭蕾舞的鴿子
看到了嗎?Edgar Degas的藍色舞者,在插畫家Julia Vuori為孩子的童書所畫的插畫中,變成了兩隻可愛的企鵝。
這本書主要的目的是藉由一隻可愛的鴿子帶領小朋友認識藝術的世界,不但達到了易於閱讀理解的功能,還讓家長以及小朋友無意中耳濡目染,感受設計的魅力呢!
「樂」─精緻的設計隨你“丟”

至於丟手機比賽跟丟雨靴比賽就簡單多了,不過簡單歸簡單,評分的標準除了看誰丟的遠以外,投擲過程中的姿勢是否具備獨特的創意也是評分標準之一喔!
自2000年開始,每年都在東部Savonlinna城市舉辦的「國際手機投擲比賽」常吸引國際媒體爭相報導。行至今日,網站上還有評比排名呢!丟得漂亮的,還會有照片在網站上公佈喔!想成名嗎?趕快去報名吧!
我想,這遊戲的用意除了在“丟”這個行為以外,就是要讓民眾親自去觸摸感受這些設計吧!不同的設計,必然有它不同的形狀與材質,如何能丟的遠,至少得先經過精心的策劃吧!
這本書,大致上對芬蘭人的生活形態做了一些詳細的介紹。北歐設計行走至今,終於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為何如此深受國際歡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生活上的實用與巧思。現在世界在說的Motion Design,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吧!北歐設計不會極簡的像個廉價的棺材板,它是隨處可見卻又意想不到的趣味;它不一定是時尚,但絕不會退流行。
以上文章部份文字擷取自─田園城市所出版的“設計 讓世界看見芬蘭”,亦有部份圖片取材自下列網站當中。
參考網址如下:
芬蘭衣著網站 http://www.hel-look.com/
亞祖貝童網站 http://www.yannarthusbertrand.com/
北歐四季網站 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