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燃上一根煙,在湮霧之際,
耳邊響起Tanya沙啞的嗓音吟唱著Is it over now?
我掉進時間的漩渦,細數過往的點滴,
轉瞬間,我迷失在秋冬之際的狂亂,頤和園...
今天(6/17),在朋友的大力推薦之下,我帶著好奇的心再度進入真善美戲院;想看看,究竟他們口中所說:帶著哲學意味的愛情文藝片─頤和園,究竟是什麼?
然而,在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後,我發現我的思惟迷路了,找不到迷宮的出口;在網路上的影評當中,諸多是討論導演在劇中瀰漫的性愛場景,這部電影真的這麼淺嗎?如果把整部電影拆解開來,去除了男女主角的個人案例,它只是一個單純的歷史故事嗎?在歷經多夜輾轉難眠之後,我大致整理了幾個思惟方向,供大家參考。
從時代變革看思惟的衝擊:
自東西德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到中國的八九學運,看似封閉的中國大陸,事實上,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正不斷地充斥在年輕知識份子的言談之間。從崔健的一無所有,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學生們像是不羈的野馬,急欲掙脫現有體制(本篇所提到的體制,包含舊時代加諸於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感官),一切以追求自由民主為前提,希望感受身心飽受壓抑後的解放。
這個部份,在我一九八九年間跟隨父親前往大陸探親之時,就可以從我在湖北的表姊身上得到驗證;每次的來信,總是可以想見她欲嫁台灣郎,在台灣生活的期待,雖然我們總是以尚未開放兩岸通婚為理由回絕,但即便是開放了,我們也不敢肯定可以為她找到一個好的歸宿,深怕毀了她後半輩子的幸福。
然而,在電影中主人翁對於外面的世界一知半解,或許他們所憧憬的未來不是那麼美好;即便如此,他們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然而,面臨新紀元的到來,他們急欲擺脫舊時代的束縛,創造一個全新的典範,卻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迷失了;他們想談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愛,卻在相互牽絆的慾望與自由不羈的渴望之間拉扯,每每翻雲覆雨之後脫口而出的:我們分手吧!只是害怕自己離不開對方的矛盾與掙扎。
如果,新時代的標準與他們心中的那把尺,如水火般對立與衝突,為何他們仍急欲將自身塑造成新時代的模範形象?除非,他們害怕自己剝奪了彼此的自由;或許,你會說:「這只是愛情與慾望的寫照。」如果,議題中心轉為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或是公民道德呢?回想過去學生時代所學的一切,如今的種種現象卻無法與腦海中的價值觀平衡之時,這將會帶給你什麼樣的衝擊?而你又將如何自處於你所生活的環境呢?是消極的面對?還是積極的改變?那麼,要改變的是整個大環境?還是個人的心態?
從人性看自我覺醒的態度:
在我們的眼中,大陸人在行為言語上,似乎就是一個完全不加掩飾,有話直說,有屁快放的民族,好像在他們的身上都可以找到金庸筆下色彩鮮明的人物對比。然而,在導演婁燁的頤和園當中,我們也可以看見這樣鮮明的寫照。其中,最值得我們探究的就屬于虹、李媞與冬冬這三個女性角色。
李媞與周偉
于虹,性格剛烈,喜怒形於色,瞭解自己的需要,如飛蛾般寧受烈焰灼身,也要追求此生摯愛;為了一個永遠無法掌握的男人,不惜以身體最柔軟的部份佔有他。
李媞,善於交遊,在眾人面前總是隱藏自己的情緒,即便是在最不開心的時刻;最終,情緒崩潰之際,選擇在安定與最愛的眼前,微笑的劃下無法挽留的生命休止符。
冬冬,心地善良,沒有心眼,總是默默的依附在他人身後;在眾人急於尋找感情定位的同時,她像是體制內的小白兔,自足於現狀,沒有叛逆,沒有衝突。
于虹與冬冬
在觀看電影的同時,我一直把這齣戲當作是女性自我覺醒的歷程。然而,最諷刺的是,在戲劇即將落幕之時,真正得到幸福的竟然是最沒有心眼,總是默默依附的冬冬;至於于虹跟李媞,一個選擇自我放逐,繼續追尋摯愛的影子,一個選擇退出人生的舞台,不再面對難解的三角習題。
自我覺醒的歷程就好像囚泳在驚濤駭浪的大海中,充滿陷阱與永無止盡的不安;尚未覺醒的,永遠置身於舊體制的洋傘下;心疲力盡的,最終不敵洶湧的海浪而沈入死亡的深淵;覺醒成功的,又該如何安身立命。開始追尋旅程的,懷念洋傘下的靜謐,以致於遲遲無法到達對岸;尚未開始的,嚮往世界的遼闊,卻擔心路途的險阻,而始終無法跨出第一步。如果說,樂天知命是美好的,那麼渴望突破現狀的就註定是悲劇中的角色嗎?
結語:
頤和園,是一部會讓我迷失的電影,當我回憶這部電影的當下,我竟然不自覺的落入劇情之中,讓感性蒙蔽了分析事情該有的理性,像是劇中的悲劇人物,走不出感情的迷宮。或許也是因為我一直想從裡面找出些什麼,所以越鑽越深,曾經幾度鑽入了思惟的死胡同裡。
然而,在看過其他專欄作家寫的評論之後,我發現,如果單純的把它當作一部愛情電影,似乎就比較簡單;可是,我不想這麼做,我期待從中挖掘出屬於我的思惟,挖掘出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果然,思緒是越寫越明、越釐越清。解放,其實是充滿冒險的;你不一定會了解未來要面對的是什麼,但總是令人躍躍欲試。解放也是民主的、可選擇的。不安於室的,即便是一百萬的洋傘也無法遮蔽他躍躍欲試的冒險因子;安於現況的,哪怕是一條小水溝,也可以成為阻擋他跨越的鴻溝。
叛逆,似乎是年輕人的專利,也是青春的證明;唯有經過這個時期,人才會感受到成熟的價值。即使,他還沒從解放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未來,也將會有其他的方法讓他追尋到自己的歸宿。
網路相關報導: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6414119 藍祖蔚的Movie Blog
http://blog.pixnet.net/cineplex/category/1242949 頤和園綜合報導
http://blog.pixnet.net/cineplex/post/21095737 導演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