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6這天,原本要去聽現代建築的演講,誰知道早早報名卻連候補的位置都排不上呢?既然有一段時間沒來美術館了,就看一下其他的展覽吧!
這陣子當中,美術館的展覽中最受爭議的就是以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為名的展覽,其中因而引發爭議的部份就是其中的部份展品是有牽涉到情色議題的公仔,也因此讓這個展覽的知名度提升了不少。不過我個人是覺得還好;第一個,這些引發爭議的公仔,其實在西門町的萬年大樓都可以看得見,而且還是陳列在透明櫥窗當中的,就算小朋友在這裡看不到,到了西門町一樣是垂手可得,所以若真要因此而批判的話,不如去批判這個青少年群聚的部落-西門町;第二個原因,就是它並非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份,以整個展場看來,不如說它是一個海洋堂的商品陳列博物館了。於是乎,第二個爭議點出來了,為何這個展覽的名字出現了海洋堂,似乎也有人懷疑商業與藝術的利益掛勾,或許這樣的說法很難聽,可是從古至今,在藝術史的領域當中,商業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似乎也總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有了金錢的資助藝術發展的更為蓬勃且貼近平民;商業有了藝術的加持,也令形象加分不少。然而,遭受批判的個衷原由,我還是留給真正引發議題的藝評家來探討吧!
今天,我就純粹以個人的感想來作發表吧!首先,在展間前方的走道,就陳列了幾個著名的公仔,像是北斗神拳或是某些知名漫畫或是卡通的大魔王,也訴說了這個展覽的主要內容--公仔;進入展間的時候,就彷彿進入了日本的電玩展一般,在近十坪的空間當中,有PS3、任天堂等等,也有一些相關動畫的影片,熱鬧非凡。接著進入一條如時光隧道般的白色窄廊,兩邊的平台陳列了各式各樣的小公仔,彷彿在觀賞著這些小公仔的成長與進化,從古樸到現代,身上的裝備越來越多,顏色也越來越鮮豔,加上燈光的投射,好像接下來會有什麼令人驚艷的大事要發生了。走過窄廊之後,印入眼簾的是兩個主要的主題,一個是海洋堂的陳列主題館,裡面對於海洋堂的歷史與發展做了詳細的介紹,另一邊則展示了各類主題像是創作類、動漫類、生態類或是公司形象類的公仔以及製作流程的影片。
看著看著,除了暗自微笑地佩服他們的心細與手巧外,心中不免引發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然而這份安全感來自於玲瑯滿目、色彩鮮豔的展品外,還來自於最近兩三年存在於台灣普世的消費行為與習慣。各位應該還記得前陣子一窩瘋的收集熱潮吧!因為Hello Kitty重新燃燒的收集熱潮,各家銀行推出了辦卡送公仔系列商品的活動,來刺激信用卡的業務量;各個便利商店也推出集點送公仔的活動;坊間的出版社也因為這股熱潮而創辦了許多關於公仔的雜誌,甚至連公仔收集達人以可以出書,教育讀者如何收集限量版獨一無二的公仔,這時的手作達人也應運而生。到了這裡,似乎也有許多優點可以提出來討論,像是“刺激台灣的創意產業發展”,不論是大型企業或是個人創意工作室;或者說本土具有歷史意義的企業可以藉此重新提振他們的形象,創造重生或是改變形象的機會,例如大同、黑松等等。
但是反觀,也有大部分的族群純粹是為了收集而收集,毫不考慮個人的消費能力,這個族群也有學者稱之為拜物主義者;網路購物的模式也因此產生了變化,各式各樣從國外進口的模型,成了網路熱賣的商品,不用出國也可以收集台灣所不常見的商品。消費者似乎不能明白,收集周邊商品的真正樂趣,以及背後的甘苦;只是以大量的金錢,換取時間與空間的困難,趕上那些達人的進度、同儕之間的競爭或是跟上大眾的潮流,最後反倒造成自己的壓力,成為這些商品的奴隸,也有人因此以各種不好的方式換取金錢,更甚者還因此賠上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還記得過去學生的時候,有人為了追星,荒廢了學業課業,為了看劉德華,一路從天母追到石牌;這樣的瘋狂舉動或許在過去梁祝時期的凌波跟樂蒂可以看見萬人空巷的盛況,或是後來電視時代的楊麗花,也有人花了大把鈔票送她珠寶、車子與洋房;但是,從來沒聽說過有人為了收集商品而出賣身體,或是為了快速得到某一件商品而從事販毒工作,還是因為父親追星不成功而毒打老父。這些新聞都是最近一兩年出現在媒體上的,是否社會的快速進步,除了引發速食愛情之外,還產生了許多人渴望一步登天的奇幻妄想呢!可是,如果把這些現象都怪罪於商人的撈錢手法似乎也不太合理;想想看,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哪一個沒有經過社會現象的耳濡目染,為什麼他們都還活的好好的,不像社會新聞中會出現的妖魔鬼怪呢?其實,家庭的教育真的很重要,有正常無偏差的父母,才會有正常良好的孩子。有些父母會說:「我都有很專心的教育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我還讓他學了好多東西,送他去最好的學校唸書呢?」沒錯,您是一位好父母,可是心理的成長呢?再完善的空間,若沒有良好的心理教育,那麼一切都還是枉然的。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商業、藝術還是情色文化
標籤:
展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