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秩序、脫序到失序,我看Playtime

簡述
        在介紹這部影片之前,我想先向各位簡短的說明一下導演Jacques Tati的生平與作品風格。
        Jacques Tati生於1907年,卒於1982年,父親是俄羅斯大使,母親是德國人,生活於法國。近年來的學者喜歡以「編舞家」來形容他,因為在他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不斷的看到他以饒富趣味並規律性的音效搭配演員充滿韻律感的肢體節奏,組合出幽默詼諧的意境


Playtime(遊戲時間)
        Playtime這部電影是Jacques Tati的第四部作品,從1964年開拍至1967年完成,片中大量建構的未來世界,也令他必須舉債才得以完成這部驚世鉅作。
        電影的場景大致可分為:〈機場〉、〈辦公室〉、〈世貿展覽〉、〈公寓〉、〈夜總會〉與〈旋轉的車陣〉六個段落,搭配由Jacques Tati所飾演的胡洛先生(形象如英國的豆豆先生,總是不經意的製造幽默趣味的笑果)貫穿全劇,我個人倒認為可區分為:〈秩序〉、〈失序〉到〈脫序〉的意識段落。

        我們首先注意一下這部電影的誕生時間,正好與當代設計中1960年代興起的太空時代風格不謀而和,所以在電影中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幾何元素如細胞般的排列組合,這正是太空時代風格的設計概念,加上冷峻的灰、藍色調,彷彿Tati正表述自己懷念與熱愛的巴黎舊生活與現代生活的強烈對比。

秩序
        在〈機場〉、〈辦公室〉的場景當中,我們不斷見識到導演以大量的鋼鐵、玻璃元素所建構的未來世界,每一棟建築的排列、車輛的行進以及如機械般行走的路人,都像是被禁制、偽裝於都會叢林中的物件,而不受秩序所規範的胡洛先生,彷彿成了規則當中的毒瘤,穿梭往來於機械化的都市生活中;卻也因為受制於僵化的都會機制,導至某些小小的失誤而逐漸遠離他當初來到城市的目的地。

        僵化的都會機制是什麼?在辦公大樓裡,我們為了某些公務必須接洽某人的時候,總是必須經過大樓管理員的登記、通報才得以通行,到了該樓層之後,又必須通過層層部門的關卡才得以一見連絡人的廬山真面目,這是不可抗拒的機制。或者,機械控制的電梯只能往上或往下,不能隨心所欲的直接通往另一個你想前往的目的地,這也是受制的因素之一。
        已經習慣都市步調的我們經常會忽視這些限制的存在,但是回想一下我們離開都市旅行的經驗,當旅程結束回到原本生活的台北市,我們是不是總會有一種被迫回到牢籠裡的想法呢?這種身在牢籠裡的想法,正是我們所不能抗拒的機制。

失序
        在某種陰錯陽差的誤會中,胡洛先生來到〈世貿中心〉與先前在機場擦肩而過的旅行團再度相遇。藉由旅行團看見新奇事物而驚聲連連的角度,我們逐漸擺脫了理性與秩序的思惟。
        然而其中也蘊含了某種旅行的哲學意味。旅行當中,我們想要看見的是當地特有的文化還是經過修飾的全球性共通事物。旅行團在盲目地按圖索跡的過程中,將現代化的圓環道路當作是具有紀念價值的古老橋樑,但是女主角卻只對她心目中古老的巴黎街景有興趣;可惜的是,古老的巴黎街景充斥著現代化的景物,讓她總是錯失了按下快門的良機。
        此外,在世貿展覽會場不斷出現美國的舶來品,這些東西在來自美國的旅行團的眼裡卻依舊新奇。試想,我們在國外旅行的同時,不斷盲目地搜刮當地的紀念品,回家仔細檢視的時候,卻發現“Made in Taiwan”的標籤,這樣的情形不是很嘔嗎?
        入夜了,白天辛苦工作的市民一一返回自己的〈公寓〉,奇妙的是家中也有著像公共場所一般的大片落地窗,藉由從對街直接望進家中的鏡位,“家”彷彿成了櫥窗當中的商品,我們也看見路人對這樣景象視若無睹的冷漠,以及回到家中仍然出現公式化的交際身影,看似秩序的一種,但是對私人空間而言,卻是一種脫離常軌的呈現。

        或者套句攝影史當中曾提到過的:「典型,也是一種商品,只要它能觸動你內心的渴望,它就可以成為廣告。」然而,回到家裡跟家人作同樣的事,在以追逐金錢利益為前提的現代社會中,已然成為一種人人稱羨的典型樣板。所以,家庭生活成為櫥窗裡的商品,亦不足為奇。然而眾人漠視的舉動,卻又是生活在都會中不得不的必然性,因為假使你太沈醉於對周遭事物的渴望,反而容易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節節敗退。以上是我對現代社會漠視現象的一種解讀。

脫序
        午夜時分的巴黎不夜城,一家才剛重新裝潢過的〈夜總會〉為了應付眾多的旅客,便匆匆開張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酒酣耳熱之際,客人們越夜越瘋狂,許多脫序的情境逐一上演,彷彿白天的秩序全然瓦解,夜裡才是洞悉人性的最佳時刻。

        趣味的地方正式由此開始,不健全的服務與裝潢,被瘋狂的客人逐一破壞殆盡之時,餐廳又不斷的絞盡腦汁想辦法掩飾,崩塌的天花板成了VIP主顧與一般客人的分界;為了跨越黏著不完全的地磚,自成了創新的舞步。當美麗的裝潢一件件剝落,眼前的一切看似突兀卻又自然。似乎當現代化冷峻的產物逐一消失之後,回歸到人類原始的本能,不藉由外物填充內心的滿足,才能實現渴望舊時代的光景。
        天邊逐漸亮出魚肚白,城市的秩序便又重新建構,經過一夜放肆的狂歡之後,導演引導我們重新見識都會秩序的趣味,逐一熄滅的街燈就像水仙般的綻放,繞著環型道路前進的車陣就像是舞著華爾滋的群眾,充滿著浪漫的趣味。

結語
        旅行是什麼?禁錮在城市中的男女,渴望身體的出走,藉著外界事物滿足心靈的需索。然而,懂得自得其樂的人,藉著眼光與思想的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發現生活周遭乍現的趣味。
        Jacques Tati藉由電影帶領我們感受他喜歡與不喜歡的城市風景,感受都會的日與夜,理性與瘋狂,也在他的巧妙安排下,感受到如交響樂般都市特有的樂音。
        部在四十多年前拍攝的“未來電影”,得到了楚浮給予的最高評價:《遊戲時間》彷彿是另一個星球來的,它也將電影帶向另一個境界在Tati的手法之下, 我們看見了攝影理論當中捕捉瞬間巧合的趣味與超現實主義當中對於理性與壓抑論述的實現套句印象畫派欣賞的觀點,只看過一次不能算是看過,當你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反覆去欣賞它,你會收穫更多

2 則留言:

ALX 提到...

你好朋友我住在HK

你住在台湾?

我喜欢你的blog

阿光 提到...

很高興你喜歡我的Blog
我也去欣賞過你的Blog
很精彩也很喜歡

我住台灣,有空歡迎來玩

thanks A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