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毒奶、金融風暴 幸福與災難的全球化

        記得九月份我才在Blog當中分享我對“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認知,怎麼這個月又重新針對全球化的議題寫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一來是想對近日來被新聞媒體炒作的毒奶事件與金融風暴,作一番個人見解的書寫;二來也是對週六晚上在建國啤酒廠欣賞遊牧影展的“Yes Man”一片,發表一下個人心得


        既然是毒奶跟金融風暴,又怎麼會提名為“幸福與災難的全球化”呢?全球化的幸福所為何來?美好的曾經又如何轉化成現今揮之不去的夢靨呢?記得在過去,我們曾因為消費全球化,輕鬆而經濟的享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食品,不用再像以前必須托付遠在國外的親朋好友從世界各地寄來在台灣買不到的食物與藥品;這樣的便利也讓品嚐異國風味美食與享用適合自己的保養品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

        然而,自從毒奶事件的延燒,全世界開始正視三聚氰氨的存在,也開始探討三聚氰氨與三聚氰酸的差別;只是,從十月初的新聞我們又看見,就連號稱擁有天然高品質鮮奶的紐西蘭也受到毒奶事件的波及。這回,哪怕是乳製品,就連巧克力、咖啡都成了我們審視的對象,可惜的是,這些食品沒有一樣是不含有乳製品的。過去,我那位早在十多年前念食品加工的表姊就曾經告訴我們:市面上賣的食品都有人工添加物,沒有一樣是可以吃的,除了自家種植的青菜以外。

        再看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金融風暴,上週的新聞當中,我們看見金融風暴重創冰島境內前三大銀行,也由於冰島政府接管導致了冰島經濟重創,旅遊業已成為冰島經濟的一線生機,更因為英國為保護英人在冰島的存款,引發英冰之間的外交危機。在上學期的北歐課程,我們也見識到冰島的美好風光,如今的金融危機將會對北歐國家的未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已不可知,但對於曾經神遊冰島的我來說卻有一種不勝唏噓的憂心。

        在科技發展快速與網路世界發達的今日,全球化似乎不再是一個奢侈的夢想,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藉由網路影像的多樣化,不用昂貴的機票錢與簽證費用就可以瀏覽世界風光;M型經濟結構不再是問題,而是知識力與感受力的問題;在超市裡、書店裡、玩具店裡,我們可以購買、食用、收集或者使用我們想要的東西,200圓與2000圓的商品外形可以一模一樣,只有產地、原料來源與作工精緻度的差別。購買與否變成是知識能力的差距,唯有了解到200圓商品成份與2000圓商品的差距,你才會有買與不買的抉擇,也只有重大事件的發生與新聞媒體的大肆渲染,我們才會正視這個問題

        話題延伸至M型社會的經濟結構。過去,在拍攝客戶的婚禮與社區大學學習藝術史的經驗中,讓我感受到一個國家社會的生活水準的等級區分,在於對於生活美感的需索與要求,只有全民對於美感有鑑賞能力,我們的所見所聞才有美化的進步空間。然而,在毒奶事件的啟發之下,讓我不得不驚覺,在貧富差距兩極化的今天,有錢的人可以在接踵而來的食品風暴,選擇更高單價、更天然有機的食物來果腹度日,甚至擁有選擇要與不要的空間,但是貧窮的人呢?對於付出50圓來填飽肚子的能力都沒有的人,他們沒有相當的經濟能力來作抉擇,更沒有思索他們賴以為生的食物是否健康的條件。試想那些喝了三鹿奶粉的窮苦人家,他們沒有錢購買更好的奶粉,更無法理解取代奶粉的奶媽也有等級與價位之分。

        科技進步神速、網路發達的今天,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事物都流傳的特別快,不僅僅是因為關貿制度改變所帶來全球化的便利,即便是口蹄疫、禽流感、狂牛症、SARS這一類的病變也全球化了,就連金融風暴也可以迅速的全球化;為什麼?地理上的實體位置並沒有越來越近,即使是交通運輸導致的病毒傳染也需要一點時間,為什麼這一類的事情可以蔓延如此的迅速呢?

        如果各位可以理解狂牛症的起因是養殖業為了降低養殖成本,使用有問題的飼料引發連鎖效應所產生的結果,那就不難理解,這種全球性的災難起因於人性的對金錢的貪婪、道德的淪喪與對自然的不尊重,導致問題食品的產生,進而影響相關產業的股票運作,加上不當的政策運作,助長了不肖商人的氣燄,在這些人不思反省的結果之下,經濟體系的變化導致了沒有終點的惡性循環;當我們開始有危機意識的時候,卻發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整體問題,要想解決卻已經無法在這混亂的線球當中找出源頭。

        在這裡我不評斷“全球化”的好壞。只是,在美夢瞬間破碎轉化為災難的同時,是否有人察覺到,“道德”凌駕於“金錢”之上的道理。過去在國中的“公民與道德”這門課,老師曾經告訴我們“企業家”與“商人”的差別,“企業家”會在事業有成之時思考如何回饋社會,“商人”只會為了口袋裡的金錢汲汲營營。據我所知“公民與道德”目前已不復存在,當初輕而易舉就可以在“公民與道德”上獲得高分的商人,早將之拋諸腦後。現今,以青少年為主角所產生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令人不免擔憂,當這些所謂“懞懂無知”的青少年成為社會中堅的同時,人們對於全球化帶來負面影響的檢討,將會流於形式還是將其化為實際的行動力。

        我倒認為,一切循環的根本在於“教育在我們不斷追求高學歷與未來職場發展的當下,我們是否察覺到“良心”早被一大堆的數理公式啃蝕殆盡;不論是大人還是學生,是否在汲汲營營於功利的同時,卻忽視了我們週遭的環境。最近,我在誠品書店看到大衛.柏金斯所寫的一本書「看藝術學思考」,其中寫到:由於經濟的影響,許多家長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只要求數理方面的成績,卻忽視了觀看美術對於思考的重要性。這不免讓我聯想到,我們對於“學習”的定義與方向是否應該有所改變,是不是應該加強我們對於周遭環境的注視與人格的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