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茹毛飲血到精巧雅饌_美食蘊含的文化與歷史

史前時期
饑而食,渴則飲是人類的生存本能。根據考古學家的推論,數百萬年前人類主要以撿拾植物果實果腹,時而配上一些容易捕捉到的小動物或昆蟲,以及徒手在河裡捕抓到的魚蚱類等生食。之後由於氣候鉅變,植物驟然減少,使人必須增加肉食的比例以維生。最初僅有的工具,可能只是一根費盡千辛萬苦磨尖的木棒,捕捉到的動物也相當有限。
火的出現,是人類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里程碑。出現的時間及過程至今仍是一大謎團,也許是閃電造成的火災,也許是一場無名的森林大火。各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並流傳火的傳說,比如中國韓非子《五蠹》裡記載耀人氏鑽木取火,希臘神話裡巨人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為人類從天神處偷來火種,因而遭受嚴懲的故事。
火的出現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得以製造性能較佳的工具(武器),用來狩獵大型動物。二是可以煮熟食物。這個從生食到熟食的過程在人類飲食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大大提升健康外,更成為烹飪的濫觴。另一方面煮熟的食物較易保存,促使為覓食遷徙不定的人類開始定居下來,逐漸發展初步的農業及畜牧業,使食物的取得獲得保障。之後金屬器具如鐵器青銅器的出現,更加速改善了基本生活。而歐洲許多常見飲食,如麵包、乳酪、啤酒、葡萄酒等,也出現於史前時期。最先很可能只是因為一時失誤或無意中的發現,比如說葡萄汁發酵為葡萄酒,或穀物磨碎加水作成麵餅途中,因放置過久與空氣長時間接觸發酵,烤出蓬鬆輕軟滋味更勝一籌的麵包。想不到失誤品青出於藍,偶然間成就了飲食的進步。
自此因氣候地理環境的不同所造成的物產差異,以及文化上的影響,散居各地的人類各自在漫長歷史中,發展出迴然不同的飲食風貌。

古希臘羅馬時期至中古世紀
在這段長達兩千多年的時期裡(西元前六、七世紀至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西歐歷經了蠻族入侵,數次嚴重的大饑荒,以及宗教(天主教)力量日益壯大等重要變化。不過食物種類及烹調技法並沒有多大改變。對一般平民來說,食物是相當單調缺乏的,想餐餐吃飽是一種奢望,大部份食物都只是加水長時間煮成爛熟濃調狀,配上粗糙的麵包食用,一天食用兩餐(早上八九點及下午四五點)。統治階層日常食物不虞匿乏,但也只有在節慶宴會時,能享用豐盛美昧的大塊烤肉或烤魚,配上較精細的麵包及大量葡萄酒,以及日益普遍的乳酪及少量水果等。除了牛肉羊肉外,烤天鵝、孔雀及自鶴等也都是中古世紀的佳錯。直到今日,高溫短時烘烤的肉類都是重要餐宴的象徵,比如說復活節的烤羊腿和聖誕節的烤火難,與細火久傲的日常菜館形成一種對比。
大量使用香料也是中古世紀菜館的特色之一。從古羅馬時期開始,歐洲人就相信香料有益健康,如胡椒能幫助消化、番紅花能解醉等。這個看法在中古世紀時發展至頂峰,當時人們把食物分為四種:乾寒(營養豐富但不易消化,如牛肉凍)、濕寒(極不易消化,如水果,尤其是甜瓜)、平和(營養且易消化,如雞肉)及乾熱(可中和偏寒不易消化食物,如各種香料)。也因此在烹調許多食物時,會加入從中東甚至印度遲來的香料,像是用鹽(鹽和糖當時被認為是香料)、胡椒及酒煮甜瓜等。
那時對香料的用量在今日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多,直到十士世紀時人們才逐漸不再堅信這些觀念。

文藝復興時期
十五世紀時,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運動,把歐洲從以宗教為主注重來生的中古世紀,帶入著重人文主義與現世生活的新紀元。表現在飲食上就是開始追求享受,比如說捨棄粗擴大塊的肉食,喜好新鮮的蔬菜水果,進而改善蔬果的品質及產量。也開始製作食用精緻的甜食,並講究起餐具、餐桌及禮儀等細節。
哥倫布於一四九三年第二次出海航行時,偶然間發現了美洲大陸,並帶回了對歐洲飲食影響深遠的新奇蔬果品種,如馬鈴薯、菜豆、玉米、番茄等。而甜點質量的提升與東糖供應息息相關,文藝復興時期以前,歐洲主要的甜味來源是蜂蜜,十世紀阿拉伯人入侵時帶來煎糖,不過量少價昂並不普遍。十五世紀時,威尼斯成為歐洲最大的煉糖中心,此後甜點漸漸成為正餐裡不可或缺的一角。
這一切在義大利發展出來的飲食文化,隨著一五三三年凱薩琳梅迪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嫁給法王亨利二世,流傳至法國。據說當時陪績而來的有十數名技藝精湛的廚師與甜點師,以及法國非常罕見的朝鮮薊、漢菜、蘆筍等奇蔬異果。清爽的義大利菜很快地風靡了整個法國宮廷,啟發了法國人崇尚美食的風氣。

十七世紀至今日
十七世紀是法國菜的成長期,除了對滋味越來越講究外,也開始注意起排盤裝飾。法式菜館各式繁複的醬汁使用也始於此時,最基本的奶油白醬汁(sauce béchamel),據說是當時一位同名財政官員發明的。進餐方式也由一次上齊全部菜館,漸漸變成分批上菜,通常第一道上濃湯,第二道上烤牛羊肉,第三道上家禽野昧等,一天仍進兩餐。這個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外來飲食,像是茶、咖啡、巧克力等,當時人們對這些外來飲食的態度分為兩派,熱愛者疾呼其有益健康,厭惡者質疑其對人體有害,這樣的爭議至今仍依然存在。
十八世紀是高級法國菜(haute cuisine)正式出現的年代,十九世紀則精益求精,出現了第一位名廚卡漢姆(Marie-Antoine Caréme,1784-1833),以及與名廚相得益彰的美食家,餐廳與咖啡廳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當時貴族及布爾喬亞階級宴飲窮盡奢華之能事,一頓晚宴往往要上個數十道菜,光看洋洋灑灑的菜單就叫人目不暇接,大部分的菜館往往一口都沒吃,配菜供應的酒也是多得令人吃驚。比起絕大多數居住鄉間的窮苦人民,那種「兩餐不繼」的窘困生活,實在是天差地別。
進入二十世紀後,由於許多客觀因素的配合,像是科技的發展,促使冰箱的普及,解決了食品運輸保存的問題。農業的進步使食品供應無虞,提升了基本生活品質。人類追求口腹之慾的滿足已到達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更進步地對他處飲食產生了莫大興趣,因此餐飲上的國際化成為目前許多國家的共同趨勢。早上來份可頌麵包配咖啡,中午享用一盤義大利麵,晚上在家下廚烹調一鍋西班牙飯,似乎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樂趣起源於新奇的滋昧與食用習慣,這些差異正是不同地區文化在歷史洪流中,點一滴累積而成。了解了背後的來龍去脈,可頌麵包吃起來將有一種獨特的風昧。若是缺少了對歷史的了解,瑪德蓮蛋糕嚐起來恐怕與普通的雞蛋糕沒什麼差別。
法國文豪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在十九世紀末時,寫下對飲食文化發展的體悟:〈飽食終日後方思美饌〉(La gourmandise commence quand on n'a plus faim)。一百多年後的我們,盤中飧有幸比都德豐富許多,在嘗遍各國珍饈的同時,若能思考其中蘊含的相關演變脈絡,感受到的滿足感將不只是僅僅於味覺而已。

十七世紀歐陸男性柔美風潮的創始者 路易十四

法國時尚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過去是由王室所主導,路易十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或許在過去的法國貴族,男性在小的時候就會被裝扮成女性的外貌,穿上裙子、留著長髮,但是也由於路易十四醉心於權力的掌控、重修凡爾賽宮,經常於其中舉辦慶典及舞會,設法掌握其他的貴族,以避免其有背叛動亂的意念萌生。然而這些貴族卻也樂在其中,甚而爭相模仿路易十四的裝扮,只為投其所好;於是乎當時的男性柔美風潮就這樣竄起,風行整個歐洲。
年幼的路易十四,沈默寡言、反應遲鈍、個性內向,後來在義大利籍的家庭女教師瑪莉.曼西尼的指導與鼓勵下,閱讀了許多愛情小說、劇本與騎士文學。理性與知性的薰陶下,常常閒來無事便召喚裁縫師到跟前,口述想像中的新服飾;掌權之後,宮中大臣開始模仿他的穿著,像是絲襪、高跟鞋,衣服更鑲上金鍊條;在當時還吹起一股白色假髮風,為了在深色假髮上噴上一層白粉,還得用面罩遮臉,以免粉末飛進口鼻呢!所以當時男性在宮中的性感程度,可不低於穿著低胸禮服的女性喔!
在當時的英國小貴族到了十七、八歲,總會前往義大利及法國來趟歐陸留學之旅。當他們抵達巴黎之後,除了美食之外,不免要大肆血拼一番;回程之時,身上的標準行頭必定是:頭上佩戴噴有白粉的假髮,衣服袖口一定滾有蕾絲邊,穿著絲襪,腳下則蹬著高跟鞋;這些勁爆的裝扮總是嚇壞了家鄉的那些老貴族們,由此可見當時歐洲其他的地方也流行著這樣的裝扮。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善待這群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人_外籍勞工

2007年6月25日,星期一;今天拍攝勞工局的宣導短片,內容是關於以同理心面對這些在生活中關心我們,卻無法隨時照料自己親人的外籍勞工。
短片中,我們有幸能找到這位來自越南的家庭看護_阿華;在聊天的過程中,明顯感受阿華優雅的氣質與一口流利的國語,也得知她在越南當地擁有不凡的大學學歷,以及一個和睦的家庭,丈夫和一個優秀的兒子,也是她最引以為傲的話題;尤其是談起目前就讀國中的孩子,她眼中顯現出不同以往的光彩,小心翼翼的拿出相本,謙虛卻帶著些微自信的口吻形容著唯有全班第一名的成績才能穿上傳統服裝參加畢業典禮的兒子,儘管當時淚水已在眼眶中打轉。
從聊天中得知,在越南當地工作,一個月的平均所得換算為新台幣,僅僅兩千元,根本不夠生活與孩子的教育支出;在台灣,就算是區區的兩萬元,也足夠個人生活與家中的開銷;在工作上,她獲得雇主滿意的認同,備受雇主在生活起居上細心的照料;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兩年才能回越南與家人團聚,所以私底下,也常因為思念家人而撤夜難眠。
有許多這樣的人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試想,當他們來到陌生的國度,在生活上必須適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在工作上,必須盡心的為她的主人打點一切,在私底下,對家人的思念,只能訴諸於短暫的越洋電話以及書信;不幸者,遇到不好的雇主,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在心理上還會產生不量的影響;在我的朋友當中就有類似的例子產生。說到這邊,其實我們可以反問:當我們的孩子,到外島當兵,因為水土不服,在生理上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每天在面對嚴格的操課與體能訓練,心理的負荷更是沈重;一旦遇到學長的不當管教,更是有苦說不出。如果家中的成員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的內心作何感想。若是放大到子女出國唸書,做父母的能不擔心嗎?
現在,台灣的經濟結構不斷的在改變,有人預測:在未來,台灣將會出現所謂的台勞到海外工作,以勞力換取金錢。面對這樣的變化,難道我們也希望以後被海外的雇主所歧視嗎?人說,要別人對你好,必須要先懂得如何付出;在這些外籍勞工,為我們盡心盡力的付出。為我們無微不至打理生活的同時,是否應該也對他們好一點,以平等的心,待他們如親人一般視如己出呢?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Let’s Go to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同樣是適逢週末假日,就在看完了當代美術館的“流行的意外”之後,我來到了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兵馬俑的特展(也是因為下週六日因為工作的關係要去越南拍片,所以就先來看了),順便看看我的同伴;最近我的朋友都笑說我可以去歷史博物館打工了,因偽造型還滿像的。
據說,這次與千禧年的不同在於,這次展出了就連在大陸的兵馬俑博物館也不一定見的到新出土的彩繪俑;彩繪俑在過去是不輕易對外展出的,主要是因為一經出土的兵馬俑身上的彩繪,不易保存,容易脫落,直到最近才找到保存與修復的方法,才得以公開展出,想到這邊真是令人興奮呢!
在進門之時,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秦始皇陵寢的水銀河示意圖,雖然不是真實的直接呈現在眼前,但是看在眼裡,依然讚嘆它的壯闊,據聞,雖然有科學家發現,但是大陸當局並不敢開挖,因為沒人能估算,埋在土壤中的大量水銀一旦出土,會釀成多大的災害,所以只能運用感測器的數據,繪出示意圖。再則,令人驚羨的就是它的相關文物,不管是馬車的零件還是青銅弩機,在當時都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器械設計的技術,
其實在當時,人們非常相信死亡只是過度到另一個世界,所以生者並虛偽死者安排一個死後的世界,所以,如果說阿房宮是秦始皇生的時候的住所,那麼從他即位時,開始修繕的皇陵就是死後的住處了。如此壯闊無邊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不僅僅象徵了中央極權的意含,還表現了其死後依然為王,持續統一全國的意向;除了陵寢遺址是秦始皇死後的起居住所外,周圍還可供秦始皇的靈魂休閒設宴,不但有假山庭園造景,還有白鶴等珍奇異獸於其間遨翔;依照資料的記載,這座秦始皇陵寢建造了長達38年之久,就連秦始皇因積勞成疾過世之時,都還沒建好呢!其工程浩大由此可知,難怪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透過一片樹葉,看見台北當代藝術館_流行的意外觀後感

適逢週日,趁著工作的空檔前往台北當代藝術館一窺,究竟何謂“流行的意外”?由於當天起了個大早,還在外頭等待開門的時間的同時便用手機拍下了上面的照片,本來純粹只是覺得畫面很漂亮,後來才發現其實也跟這篇文章的主題,有相呼應之處。
“流行的意外”本身可以算是一個聯展,集結了歐美亞等國內外十五位藝術家以及設計師,展出流行之於人性的一個展覽,其中不乏平面藝術、影像作品以及行動藝術等等,議題涵蓋了時尚帶給人們的負擔、種族與文化帶給人們的衝擊、女性議題等等,內容包羅萬象,令人印象深刻足以在心底回味許久。
其中像是台灣設計師王九思,以時尚為主題,以中國的民間故事二十四孝為藍本,創作出人們追求時尚的盲目,彷彿是以時尚為父母的火山孝子,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平面作品;再則是馬來西亞的藝術家,Simryn Gill的“搞定了”,一個黑人女孩以香蕉皮當作是金色的假髮戴在頭上,滿意的笑容彷彿天真的告訴觀賞者,我終於成為人人稱羨的金髮女還,卻不知道這頭金髮無法掩蓋住她原本的膚色,而且香蕉皮會變黑變爛,她不能永久保存這頭令她驕傲欣喜的金髮,是一幅含有嘲諷意味的平面作品;最後介紹一位德國的行動藝術家,Nezaket Ekici,作品中她穿上衣櫃中所有的衣服,隨著穿上一件件衣服的同時,她的步履逐漸蹣跚,行動越來越不方便,就連在冷氣房中也揮汗如雨,沈重的衣服令她難以呼吸,甚至需要有人幫助她穿上最後的五件大衣,似乎也透過了這樣的行為訴說著:現今的世界,是不斷的給予人外在的形象,加諸不同的評論;而人們在給予他人沈重負擔的同時,也將這些負荷加諸於自身。
其實,以上三個展間的作品只是這次展覽的冰山一角,有趣的內容還有更多,藝術的本質與發酵後的含意,每個人看來不同,所得到的訊息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希望各位也可以抽空前往欣賞,感受這些震攝人心的魔力。
此外,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藝術在世界上已行之有年,不論是文藝復興到新藝術,直到現今多樣多元的種類,真要有一名藝術家或設計師的誕生,都是因為歲月的焠鍊與經驗的累積;也許在大風大雨之後所冒出來的一棵新芽,在明天也會成為光彩奪目的新星;所以感謝台北有這麼多的空間,讓這些創作者有幸能盡情發展其細膩而不同於凡人的思惟,這也是我想透過一片新葉來看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原因了。

經典的韃韃馬蹄聲

由於媒體大肆的報導,近年來只有上流階層才知曉的著名品牌,諸如柏金包、凱莉包等等,也在平民階層中產生話題。也由於自創品牌的質感提升,並注入了創意、實用、美觀以及趣味的元素在其中,設計師們也提倡以故事帶入品牌,增加品牌的區別與價值,像是法藍瓷就是台灣品牌傳銷國外,在從國外紅回台灣的成功例子。
大家也都知道,在1912年沈船的鐵達尼號中,打撈出完好如初的LV包的傳奇歷史;但是,有人知道最早的品牌故事是哪一個呢?
提示一:它的發跡地點位於紡織大城─里昂
提示二:在今年,正好邁入第一百七十年歷史的悠久品牌
提示三:自1956年開始出產一系列的凱莉包,至今仍受貴婦名媛的青睞,歷久不衰
提示到了這邊應該就非常明顯了,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愛瑪仕”~
一八三七年,愛瑪仕以生產馬具工房起家,強調運用傳統職人的技術,時時呼應時代的脈動,生產新產品;在過去,馬車是上流階級顯露身分和財富的標記;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在許多的作品中就有詳盡的描述,而其本身也是一天到晚沈迷幻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攀登上流社會之列的人物。面對上流社會的排場,愛瑪仕出產的馬具自然是掌握了商機之鑰。
而其後的時光,不僅僅是獲得拿破崙三世的喜愛,成為御用商人之列,業務最遠曾擴及俄國皇室,深受沙皇喜愛。
漸漸的隨著馬車時代的遠去,愛瑪仕便轉型生產服飾及旅行用具,並堅持與同期福特汽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背道而馳的“物以稀為貴“的概念研發新產品。值得一提的是,1930年代,愛瑪仕推出限量的絲巾,每一條絲巾都有不同的主題,而後又接受來自美國白宮以建國兩百週年為主題的訂單。
愛瑪仕最早將商品賦予“故事性”,並祭出“文化策略”,設立自家品牌的博物館,展出馬車時代的旅行用品、歷代歐洲皇室以及美國總統專用馬車上的紋章,僅供顧客與研究人員參觀;以此區隔其他品牌,同時塑造獨一無二的形象。這可是現今需要表現個人特色的我們所必須好好修習的課程之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