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看好萊塢電影複習西洋美術史

今年的年假多了藍光的陪伴,又讓我重拾對好萊塢電影的熱情;唯一不同的是,有了藝術史的知識作為背景,讓我欣賞電影的角度不太相同了;或許比較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我藉由電影情節重新複習過去在社區大學上過的西洋美術史。


2012裡的文藝復興

還記得電影2012嗎?除了精彩的末日特效與諷刺性的權力鬥爭外,裡面還出現了大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與建築喔!

為了迎接末日的來臨,藝術史上的代表作之一“蒙娜麗莎的微笑”

被裝箱保存了,留在羅浮宮內的其實是仿作

末日降臨,米開朗基羅的天頂壁畫“創世紀”

從人與神的指間出現了裂縫

人們聚集在聖母百花教堂前祈求上帝給予些許奇蹟

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在建築上的創舉

讓我們回想一下,西洋美術史當中,文藝復興時期意味著什麼?是“人”的再現。創作題材由對神績的描繪轉為對人類英雄的歌頌,這時出現了所謂的黃金比例,科學開始有了重大的突破,就連建築也是經過數學精算而蓋成的,聖母百花教堂的元頂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電影中米開朗基羅的天頂壁畫創世紀的人神之間出現了裂縫似乎也在暗示神祇已然離去獨留人類在這片土地上自生自滅


浪漫主義的超然情感

假使不太能明瞭何謂浪漫主義,試著聽史麥塔納在我的祖國交響詩當中的莫爾道河,看著Caspar David Friedrich所繪的《霧海上的流浪者》,如果能引起您強烈的情感共鳴,這就是浪漫主義的特質之一: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表現出的敬畏

Caspar David Friedrich,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1818

這樣的例子通常發生在主角在浩瀚磅礡的場景當中,搭配如史詩般的背景音樂,令觀眾的知覺同時與影片產生共鳴或是對當下的場景讚嘆不已。

好比是哈利波特飛越視野遼闊的倫敦上空、特洛依的萬馬千軍、排山倒海而來的大洪水、峰峰相連的險峻山脈,舉不完的例子在在都是電影裡頭用來影發觀眾情緒的爆點。

還記得Titani駛向夕陽的經典場景嗎

電影魔戒裡的場景是否讓你連想到一幅名畫“死亡之島”

同樣是大山大水,斷臂山卻令人感受到一股靜謐浪漫的氣息

2012裡大水漫過喜馬拉雅山脈的場景是否曾令你心生畏懼

這些大山大水不一定是令人心生畏懼的,他們也可以如史詩般壯烈、如情歌搬浪漫動人。


遊走超現實夢境的帕納大師

走進戲院看完整部電影,其實與預告片簡短緊湊的情境相距甚遠,畢竟電影預告所祭出的永遠是最精彩的部份。儘管如此,電影中的超現實場景仍然令我大呼過癮。

詭異的比例造就如夢似幻的場景

還記得超現實主義的精髓所在嗎?強調下意識與直覺有時會有介於現實與夢境間的表現手法

如果說超現實主義的理論背景來自於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彷如潛意識的書寫。那麼帕納大師所建構的奇幻世界,其實就反應了遊走於他腦海中遊客的慾望,可以浪漫、可以荒蕪、甚至可以是童趣的。

所以在電影中的現實世界是多麼的令人心生厭惡,而異想世界卻猶如舞台一般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驚悚片裡的當代建築

在電影“黑暗金控”的場景裡,時代巨輪下的當代建築,彷如鋼筋玻璃建構的毒蛇猛獸,虎視眈眈的吞噬人的良知。

著名的德國汽車總部,在電影中被借來作為國際銀行的總部

古根漢美術館成了槍戰的場景,只是實際的槍戰必須在另外搭設的場景完成

祕密集會的會議室,如水泥外露的後現代風格

祕密集會場所的外觀像是一艘太空船,充滿了未來感

當代建築的特色充滿了極簡的幾何與線條特質,有時也像某種生物的抽象與簡化變異。導演試圖運用這樣的特性,藉此轉化比擬成一種社會體制的有機體,傳達電影當中主角面對龐大集團單打獨鬥的無力與孤獨。


結語

話雖至此,有許多的電影風格仍未一一跟大家分享,儘管如此,各位還是可以自行從其他電影中看出一些端倪;畢竟,電影本來就是一群人藉由他們的美學經驗,在適當的場景,經由導演的構想,所創作出來的精心成果。其中所隱藏的意義,其實涵蓋了藝術史每一個時期風格的中心思想

因為好萊塢電影的視覺語彙必須是大眾化而且方便閱讀的,所以也希望在受到公式化劇情語法感動的同時,也可以稍稍留意一下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場景,感受一下其中的奧祕。

2 則留言:

joyce蓮 提到...

很棒的一篇文章
結合電影場景意象和藝術建築的特色
用不同的角度欣賞影片的特質
深入淺出 頗有自己的見地

Ruru Li 提到...

原來還有這種學問~你真的很強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