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紀錄)沒有行李箱的旅程之終站

八月十三日 民間團隊的熱情

今天,我們將陪同一位重要人物走遍高屏的災區;令我忐忑不安的是能否在眾多媒體中間,搶到好位置,拍攝到可以用的畫面;不過事實告訴我,阿光,你應該要看得更多更廣。

位於屏東縣佳冬鄉的佳冬高農是當地的臨時收容中心。看到有民間企業主動運送物資到這裡來,真的是很振奮人心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台北的某粥品連鎖店,就連老闆也下來帶著志工們騎著機車,挨家挨戶的運送;心中除了敬佩年輕老闆沒有架式之外,唯一感染到的就是那份熱騰騰的溫馨了。

雖然可以想像公家機關拘泥於行事流程的緩慢與死腦袋,但是聽到鄉公所把民間捐贈的物資鎖在倉庫裡,不讓災民領取,還是令人非常不悅與對當地人民感到不捨的消息。好在仍有一些外地民眾,親自開車帶著物資進入災區,再交由當地的慈善機構,並自願擔任志工協助事務執行。據我所知就有一位從台北南下的同行大哥,開著他的越野車在高雄市區與屏東縣之間往返了三天,他說:「反正最近也沒有案子,就當作是來運動運動囉!」

在收容所裡有一個叫做兒童天地的空間,主要是負責照顧災區的孩童,除了讓老人得以安靜的修養,大人可以放心的重建家園,也包含了兒童災後心理重建的工作。看著一群小朋友正努力的唱著“小小的夢想”,不禁要問:他們的小小夢想是什麼?是沒有漂流木與爛泥,可以恣意奔跑的土地嗎?還是過去充滿歡笑與朗讀聲的教室呢?看著他們無邪的眼光與羞澀的笑容,這樣的願望是何等的“渺小”啊!但它就像巨石一般壓在我的心上,不能及時完成的,算是渺小嗎?

*返家的省思*

在搭乘高鐵返回台北的路上,我不斷的反思影像的力量在哪裡?哪怕是一滴眼淚、一聲長歎、無聲的擁抱、不安的眼神,都足以勾起觀者的一絲憐憫。

四天的災區行程裡,發掘感人的故事與拍攝災難畫面成為我們的第一要務,為的就是讓影片激起大眾的憐憫之心,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只是每發掘一個故事,就像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每一次哽咽、每一滴眼淚都在我們的心底泛起一抹漣漪,加深心中的不捨。抹乾眼角的淚痕,繼續堅強的工作,只能期許這樣的影片可以激起更大能量的波瀾。

過去我也曾不斷反問自己,“愛”需要什麼元素?這次的行程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力量與智慧。愛需要力量,如果你沒有阻止感性超越理性的力量,就沒有辦法在對的時間作對的事,也會忘了自己是去釋放正面能量的人。愛需要智慧,付出愛心的時候沒有智慧的人,就像在夏日送上冬衣,就像要爬山的人穿上高跟鞋,需要被幫助的人,無法感受你付出的好意。

如果說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那麼我的最大收穫就是“惜福”,雖然我不能說慶幸自己沒有受災這類的話語,但是我也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有多麼的幸運,生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不用跟生命鬥爭,也不用擔心未來在哪裡,如果要感念這次經驗所帶來的恩賜,就用“不抱怨”來代替“惜福”;所以,在文章裡我不去評論天災還是人禍,也刻意模糊某些細節,只想藉由約略的敘事,試圖讓大家知道他們的遭遇,了解他們的心態,再反思生在安平環境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段影片(轉貼自台灣世界展望會為此次八八風災所製作的募款影片,其中有部份鏡頭是我在災區所拍攝的畫面)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紀錄)沒有行李箱的旅程之三

八月十二日 高雄縣那瑪夏鄉

今天原本期待可以拍攝到直升機載運災民的畫面;不過,我卻拍到更震攝人心的故事。

電視新聞正播送確定三名機組人員罹難的消息,一名年紀不到三十的女子在公佈欄前抄寫今早獲救人員的名冊,村裡的人不斷向她打探親人的消息,無助的她只能打起精神安慰其他的受災戶,然而娘家的母親至今仍下落不明。她目前已是三個孩子的媽,也是這次風災的受災戶,前一天才從待了兩個晚上的山上被救下來便投入救援工作,唯一的心願就是把她用來工作的筆記型電腦帶出來,因為那裡面有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

在醫院裡,同樣是兩個孩子的媽,這次的風災中她的兩個孩子險遭土石流滅頂,好在情勢稍有平緩的時候,藉著兩隻露出來的小手才得以獲救。雖然大人總笑說這兩個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像個小泥人般的狼狽,但是在短暫的寂靜與孩子仍在發抖的雙手,我發現他們仍驚魂未定。

一個年紀與我相仿的男子,也同樣險遭土石流滅頂,在眼睛耳朵都塞滿了泥水之時,靠著直覺死命的抓住身邊的樹幹,藉著土石流間斷之時才奮力游上自家的屋頂;但是,被落石刮傷的雙腿,也讓他在自家屋頂艱難地度過飢寒交迫的兩個夜晚;回想起來,他既不願說也不敢再說,虛弱的身軀除了想藉著睡眠忘卻這一切,更懷抱著對上帝賜予他新生的感恩。

*睡前的省思*

今天的行程所接觸的個案都是原住民的朋友,雖然他們在度過當下的態度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想法是:只要人還在,就是最大的福氣,未來的日子還是要過,不如就勇敢的走下去。套句他們常說的話:原住民沒在怕的啦!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紀錄)沒有行李箱的旅程之二

八月十一日 屏東縣林邊鄉

從來沒有想過,從台東到屏東竟然必須要繞過大半個台灣。從台東坐兩個小時的火車到花蓮(沿途停靠所有大小站),從花蓮搭飛機到台北,再從台北搭高鐵下高雄,最後再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路程,進入屏東市區。

水淹及膝的畫面在電視看來或許沒什麼,但是當我們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才了解什麼叫步步為營。

雖然風災已過了三天,人們已經忙著清理家園,但是對於身處低窪地區的居民而言,依舊是寸步難行。這裡的空氣散發出一股濃重的魚腥味,水色混濁程度,讓你無法辨識腳底下採到的是什麼。這裡的水,哪怕只是僅僅一滴,都可以讓你連拉三天的肚子。

當地有居民告訴我們,巷子裡還有人已經四天沒有吃東西了,只有我們這台運送物資的三噸半卡車可以安然無事的進出,不會因為太大無法通行,或者底盤太低而泡水拋錨。當下我們決定把所有救援物資都集中在三噸半卡車上,並挨家挨戶的分送;沿途上令人訝異的是,這些居民不但井然有序的排隊領取物資,甚至還熱心的幫忙分送。

從基地到災區歷經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從手中遞出去的肉粽還是熱的,它不但溫暖了我的心,也溫暖了整個災區;當下的我,決定放下手中的攝影機,幫忙分送糧食。

*雨中的省思*

在回到屏東市區的道路上,因為西南氣流的影響,天空開始飄雨了。坐在三噸半後方的我,沒有任何遮蔽物,只能死命地護著手中的攝影機,把影像完整的送回台北成為我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我要讓大家知道這裡的情況,雖然不如意,卻仍保有無私的大愛。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紀錄)沒有行李箱的旅程之一

在外地遊玩的叫旅客,

四處漂泊的叫浪子,

異地打拼的叫遊子,

雖然,他們擁有不同的名字,

基因裡卻流著相同的期待與幻想。

然而,在他們的旅途中,

行李箱總是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它負載著我們對未來的期待,

陪著我們渡過難關,

也盡責的保護我們搜刮來的回憶。

只是,有一種旅人,

還來不及打包行李就得離開自己的家園,

能夠裝載回憶的只剩他們的心,

在我們看來,

這其中所承載的,

是連行李箱都無法負荷的沈重......

現在,就讓我來跟各位分享他們的故事。

緣起

二00九年八月八日,正當台北的人們開始規劃剩餘的假期,我接到一通電話:「八月十號開始為期四天的災區拍攝行程。」腦海中的Recorder被啟動了,也許這將是改變我人生的一次工作經驗。

八月十日 台東太麻里鄉嘉蘭部落

這次行程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畫面,就屬太麻里溪因為風災,河道被衝刷為原本三倍寬的情景。

眼前的溪流依舊湍急,不間斷地浸蝕河床邊的土壤,地基早被沖刷一空,腳下的柏油路不如想像中來的堅硬扎實,垂掛在半空中的水溝蓋,早已掩不住一夜失去家園的愁。

一位部落裡的老先生告訴我們,他的家已經被水沖走了,他已經老了也無所謂了;可是與他一同生活的孫女,沒有了課本、沒有了文具、用來做功課的電腦也沒有了,無聲的哽咽與閃爍不定的眼神,反應了他的無助。

另一位在臨時收容所(介達國小)煮飯給災民吃的媽媽,她也是受災戶。家,雖然沒了,至少還有照顧人的能力,所以她自願出來幫大家解決三餐的問題;但是想到尚未還清的八十萬成家貸款早已付諸流水,除了面對,也別無他法了。

*沿途的省思*

對台北人而言,課本、文具之類的物品都只是小小的物資,也許在轉角的書店就可以買到;但是對於原本就物資匱乏的原住民而言,那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寶啊!或許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就可以進入市區,但是平整的大馬路早已被沖毀,只剩既顛頗又窄小的產業道路,不但會車的時候驚險萬分,也使得原本的路程時間不得不增加了一倍之多

八十萬能做什麼?在台北買不到兩坪大小的地;可是卻供應了她們一家四口的生活空間;一場大雨之後,家,早已化為烏有,再借八十萬嗎?我連想都不敢想啊

看著在空中來回盤旋的直升機,如果我是災民,那它應該就是我的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