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月亮上的人”?根據網路上針對“月亮上的男人”影評中解釋道:月亮看似近在眼前,實則遠在天邊;看似神祕實則孤獨;它多變的形體,令人捉摸不定......。所以,月亮上的人似乎是形容一個人無法讓人一眼看透,雖然有著神祕、不可捉摸的特質,但是他的孤獨,也是旁人所無法理解的。
在擔心自身無法完全理解這些抽象的肢體語言的前提下,我購買了演出手札,以便未來可以從中解答我的疑惑。果然,在觀賞演出後,我發現這場演出能讓我理解的是:他們在在的表現了安徒生內心與現實世界的對話,他筆下的人物是現實世界的轉化也是埋藏在心底的渴望;但是,身為觀賞者的我困惑了;究竟,在這齣舞碼當中,我獲得了什麼?對於舞者所表現的,我理解了多少?我理解的部份,真的是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嗎?若是誤解了,是否也對創作者的苦心造成了傷害?然則,這些問題都在我翻開演出手札的同時,獲得了某種程度的解答。
在翻閱這個看似沒有經過完整包裝或是裝訂失誤的手冊時,有某些頁面是黏在一起的,所以我必須一頁一頁的徒手去把它撕開;然而,在我努力的分開頁面的同時,因為粗魯的動作造成巨大的聲響,使得經過的路人無不向我投以好奇的眼光,也因為這些眼光,讓我不得不報以歉意的眼神回敬;更因為徒手的動作,使得這些被分開的頁面出現了一些不完美的瑕疵;有時候,在這些被分開的頁面當中,會透露些許讓我理解演出的訊息,也有時候會出現空白頁,令我一無所獲。
1833年1月,安徒生有一篇日記是這麼寫的的:「我的心是一本日記,其中有幾頁黏在一起......有關我行為的多數原因都寫在黏住的那幾頁上。也許有人會想,紙那麼薄,裡面的字跡會透出來,但大家都知道,透過紙背讀到的文字是顛倒的。」
以上的行為與文字閱讀,不禁令我意會到:我們總是會汲汲營營於理解某些事物,或是想一窺其不足為外人道的真實面貌;或許在揭開糖衣的一剎那,總會吸引一些好奇的目光,總有一天,人們對於糖衣下的新聞不再好奇、不再關心;但是,由於揭示的手法過於粗劣,接踵而來的傷害與誤解,卻讓原本的美好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傷痕;即便是再多的歉意與不捨,也都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