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日式文化的東風西漸

PS:視力不好的同學,可以用滑鼠點入圖片,欣賞大圖喔~

為了讓大家了解日本文化傳入西方世界的始末,我們就先從某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來切入主題吧!
1543年,日本第一次接觸歐洲人,僅止於宗教上的交流。
1641年,由於列強覬覦,加上商業利益因素,日本開始實施鎖國政策。
1854年,美國艦隊重新開啟日本國門,結束了200多年的鎖國政策。
其後由於商貿的往來,歐美國家見識了日本文化的趣味與精緻,並開始有許多藝術家收藏與仿效日本的工藝之美。

以下開始介紹日本文化的特色所在:
愛好自然:
在建築上,去除了人工製品之後,可以發現日本建築的主要架構皆是以天然木材所組成。
食物料理,尊重時令,使用當季的食材,以“懷時料理”最為著名。
文學上,在書信或者俳句的開頭必定會加上符合時令的季語,好比說:俳句『紅蜻蜓,落了翅膀,紅辣椒。』紅蜻蜓表現了季節性,屬於俳句當中的季語。

奇數文化:
文學上,不論俳句或者和歌,都使用單數音節的規則。
在庭園的枯山水或是正統生魚片的排列,都是使用單數的。
講究不對稱美學。
陰影之美,其實是欣賞漆器的一種態度,將金色顏料繪製於黑色漆器上是為了彰顯精緻的美感,在陰暗中欣賞這樣的漆器,更能感受金碧輝煌的極致美感。
質樸的茶具,不譁眾取寵,反而更能感受茶道中對原始茶香的景仰與尊重。
簡單古拙的枯山水,充分展現了心靈上極致的寧靜,被寺院認為是修行的一種;更以耙子在小石頭上理出的線條為水流的象徵,充分展現了空的意境。
簡短的俳句,更是濃縮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十七的音節(五、七、五),所能使用的字數其實不多,好比日文的“謝謝”就用了四個音節。
浮世繪,是一項作工繁複耗時卻極為精緻的工藝品,繪畫當中有多少顏色,就需要多少上色的模板
顧名思義,在當時多半以世事百態為描繪藍圖,用途上除了裝飾作用外,還兼具娛樂、治病、趨吉避兇的功效。像是上圖的春繪,其實是當作娘家的陪嫁禮,除了表示祝福之意,還有指導閨房樂趣的功用呢!
當浮世繪傳入西方,也改變了西方繪畫的習性,影響現代藝術的表現極為深刻



禪繪畫充分展現了所謂“空”的意境
同樣影響了西方的現代繪畫,但其中的不中處在於:東方藝術家營造初一個空間邀您來感受;西方藝術家明確的表現了主觀的看法



1980年代起始,日本設計師在歐洲國家大放異彩,為時尚界帶入了日本文化特有的元素,像是不對稱剪裁以及古拙的色彩

或者是日本服飾當中披披掛掛的元素,將原本的衣服解構再重組,使得一件衣服有多種層次的穿法,活化了衣服的靈魂,讓它們在不同人身上,展現不同的風采。

其中三宅一生所設計的馬甲,更是藉由美軍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的記憶,所設計出來的。象徵著戰後人心惶惶、不安定的靈魂所需要的依靠。
至今,這些日本文化既有的元素,仍被使用。也造就了我們對日本既有的印象。
典型的日本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我去年欣賞了兩廳院所舉辦的日本潮系列的演出後,在我的心底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所以我決定在探索謎樣般的日本文化的同時,企圖整理出一些端倪。
現代日本藝術家的演出裡,夾雜了電音、搖滾、數位影音,甚至是美國街舞的元素。但奇妙的是,在令人應接不暇的緊湊節奏當中,可以感受到一種空的空間感,像是在表現主義的抽象中發現微妙的驚喜。即便是冷冰冰的數位影音科技,也可以發現令人心醉神迷的浪漫元素。
有人說現今日本流行的都是外來元素,這一代的日本已然迷失,但我並不覺得。就拿日本漫畫來說吧!血腥的題材是對死亡的尊重,但是死亡的議題在他們的手裡可以變成是浪漫的、頹廢的,甚至是華麗的。這些發展出來的支微末節,源自於創作者本身的態度,而這樣的態度延伸至其他的領域,讓我們重新看見他們的堅持。對品質要求的堅持,對細微事物用心的堅持。所以有人常說:到了日本,遍地的精緻文化令人目不暇己。舉凡眼前所見事物,大自建築,小至飲食模型。

然而,這就是真正的日本~